下载此文档

近代史纲要作业.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社会变革的风暴
—读《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有感》
姓名:范富贵班级:求是学部电工电子2班学号:3012208186
功者难成而易失,愿革命健儿思之勉之。
时者难成而易失,愿革命健儿思之勉之。
《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作者金冲及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年10月第一版
社会变革的风暴
——读《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有感
华夏大地,早在公元前20世纪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在社会纷争,兵祸不断地战国还没有结束,中国就提前欧洲近1000年的绝对的时间优势进入了下一个人类文明社会的阶段——封建社会。1840年以前的中国,尽管也曾遭受过外族的入侵,但都被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的反抗所击退;漫长的中华历史,也曾缔造出举世的文明,昔日的汉唐,近朝的元清,无不扩大了中华的版图,更在精神上创造了令世人羡慕的华夏文明,为国人开创了天朝上国的氛围。鸦片战争的开始逐步打碎了中国在世界上天朝上国的国际形象,但统治者们依然沉浸在这样的幻想中,终于一场新的革命突然开始了,将外强中干的大清帝国彻底打垮了,也将中国带入了一个战争不断的年代,让那些还沉浸在天朝上国梦中的顽固们彻底明白了中国现在不再有过去的辉煌了,中华民族现在就是一个生活贫困,内忧外患,深受压迫的苦难民族。虽然这场革命突如其来,并没有预兆,我们就能说它是个偶然吗?虽然这场革命并没有把中国变成一个繁荣富强,国泰民安的国家。但我们就能把它归结为失败吗?更能把他简单地归结为革命派的软弱吗?
在我看来,辛亥革命虽然已经逝去了112年,但是这场惊天地气鬼神的革命并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几乎上过初中的人都知道这样的一场革命,尽管他们会认为这是一场令人惋惜的失败的革命。虽然各自的认识并不一定相同,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多,对于问题的看法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简单和浅薄的看法,尤其在看了金冲及先生的这本《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更是对这场有这话时代意义的革命有了新的看法,并对自己以前所接受的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及老师的讲解有了不同的观点。就像中学的老师们老是讲袁世凯的狡诈,这场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革命派的软弱性等,尽管也讲了一些如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让民主共和的观念更深入民心等,但当我们听到这段历史时总是喜欢关注这些负面的影响,浅谈这些积极地进步。但是现在,我只能说历史的发展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
在这本书我看到了这场起义发生的社会环境。首先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们先后发动了各样的起义,但最终都是以失败为终,尤其是广州起义更是对孙中山等革命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革命的中坚力量几乎损失殆尽,革命者的情绪转入到了极度的低落,这是有情可原,但同时也反映了革命者的某种真实的情形,就是没有意识到这场他们认为彻底改变中国的革命是具有长远性的,不是瞬间的,这也就导致了辛亥革命取得成功后在和北京袁世凯谈判时南京国民政府中那么多人选择了妥协,因为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辛亥革命只是个开端,并不是建设繁荣富强中国的大门,至少我认为辛亥革命的胜利仅仅是推开了一扇门或者更少。同时此时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守旧派依然掌握着训练有素的当时中国的精锐之师,而且这支军队的高级军官们都对袁世凯有着绝对的忠诚,至少说并不打算反叛他,这就是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对袁世凯只有两个选择投降或对抗,或者选择根本没有实际意义的妥协。另外,还要看一下此时的国

近代史纲要作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镜花水月
  • 文件大小118 KB
  • 时间201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