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筝指法演奏符号的运用、规范与统一.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古筝艺术史上 ,古筝 指法演奏符号的建设统一
中国古筝艺术史上 ,古筝 指法演奏符号的建设统一 ,走过了百年的历史。它对筝乐的传承、
传播、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丰富、繁荣了整个筝业的发展。
古筝的指法符号 ,最早见于清蒙族文人荣斋所编《弦索备考》 。分左右手十多种技法 ,这些
符号多仿照古琴减字符号。早期的指法符号虽简陋 ,它起到了如下作用: (1) 开始区分与其它
乐谱的不同; ( 2)给弹筝人提供了识谱演奏的便利; ( 3)开创了筝乐谱之先河。 1958
年, 北京音乐出版社出版了曹正先生编著的《古筝演奏法》一书 , 较全面系统地刊出了左右
手20 多种技法符号。
1961 年 8 月,由文化部主办的 “全国第一次古筝教材编选座谈会 ”在西安召开 , 汇集了当时
的西安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郑州艺术学院、广州音乐
专科学校、北京艺术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山西艺术学院的十三位老师、专家组成的队伍。
除了统一编定筝教材外 ,对筝的指法符号的确定进行了认真的研讨。编出了建国以来第一套
统一的指法符号。 这套指法符号 ,计右手指法符号二十二种、 左手指法符号九种 ,并对筝简谱、
五线谱中的指法符号书写格式做了说明。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 ,我国筝文化艺术教育逐步地兴起 ,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筝乐器开始
步入音乐院校艺术殿堂 ,各音乐艺术院校相继开设了古筝课 ,那一时期 , 聘请的老师多为是全
国各地筝流派的代表人物 ,那些曾任各大院校的古筝老师 , 他们的艺术实践经验丰富 ,有精湛
而娴熟的表演技术技巧 ,但缺少专业的理论知识 ,有的甚至不会记谱 ,采取口传心授的教学方
式。在他们手中积累的筝谱多为手抄 ,老一点的甚至为工尺谱、 二四谱 ,往往一首乐曲弹法上、
运指上各有不同 ,相当地不规范。先生们弹奏的筝曲 ,多数为各地区民间流传的戏曲音乐、牌
子曲、民间小调 ,只有少数经过改变的筝曲 ,指法也以各自流派(甚至各人)的弹奏确定各自
指法。曹正先生 58 年出版的《古筝演奏法》中所提及的二十几种指法符号也就自然地成为
当时会议研讨筝指法符号的一个基础。 还吸纳了河南筝派代表人物王省吾先生的大指扎桩短
摇技法、 曹东扶先生的大中指剔撮技法; 山东筝派高自成先生的大指快速劈托技法; 潮州筝
派罗九香、苏文贤先生的左手双按、勒弦的技法等。九大筝派的代表人物 ,汇集在一起 ,以极
大的热情 ,交流了几十首筝曲 ,研讨确定统一了筝指法符号。这充分地说明当初筝指法符号的
统一 ,是依据各家各派的弹奏技艺精选出的技术符号 ,它展示了六十年代以前我国筝业的发
展概况 ,也为六十年代之后筝业的发展、筝乐的传播、交流、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0 — 65 年间 ,我国各音乐院校筝专业教学工作开始有了新的起色 ,创作出《庆丰年》 、《绣
金匾》、《幸福渠》等好的筝曲新作。 《庆丰年》中采用的左右手和弦弹奏技术符号(左、右
手各用大、中、食指齐撮发出的和音或和弦音) 、用左手指压在筝柱码上弹出的类似敲鼓的
声音;《幸福渠》中运用左手连续在码子左侧刮奏的效果符号如图 1(参阅文后《筝指法符
号解释图》图 1 )以及在其它筝谱中出现的如图 2这些新的指法符号标记

古筝指法演奏符号的运用、规范与统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wenfei1314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