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田:马口之战的功臣.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历史】
黄文田:马口之战的功臣
1898年,潮州市潮安县孚中村,一个婴儿呱呱坠地。家人为他起名黄文田,字力耕,名字寄托着这个工商业地主家庭里长辈的希望,但这个男孩长大后,没“耕”脚下的黄土,而是去更加广阔的江海。
<宦途坎坷几起几落>
黄文田是清代武状元黄仁勇的同村同族裔孙。1914年,他考上了广东海军学校,1919年毕业以后,又就读于吴淞、烟台的海军学校以及南京海军枪炮鱼雷学校。
黄文田一生宦途坎坷。1914年进军校先后更换过20多个职务,被解职赋闲失业有五六次之多。1932年后,因官场纷争、政治不稳等原因,黄文田被解职。在之后的4年时间,他在广东航海学校教书,当过驾驶科主任,做过温州船舶登记所主任和广东缉私处督察员。最后,才在军方人士的推荐下重返海军界。
<发动最强江河反击>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国民党海军江防舰队退守西江,司令部设在广西梧州。10月26日,黄文田果断率领六舰,乘敌人脚跟尚未站稳之际向其猛攻,与驻扎于思贤窖、马口山上的日军展开3个小时的激烈炮战,摧毁敌军炮垒4座。马口之战是广东抗日以来少有的反击战,遏制了日军突进的势头。
到1944年前,由于黄文田率领的广东海军表现英勇,日寇从水路进攻的计划根本无法执行,他们不得不采取迂回兜击的方法,由海路登陆广西发动桂南会战。从这个意义上说,弱小的广东海军拖住了日军入侵的步伐,为中国陆军在粤、桂、黔的作战争取了回旋的时间。
<冒死扫雷恢复航运>
抗日战争结束后,台湾蒋军于1950年夏天秘密到汕头港口布下水雷,炸沉多艘商船和渔船,造成30多人伤亡,大批货物损失,汕头港因此停航。为此,汕头市成立“汕头港扫雷指挥部”,黄文田应邀参加。
黄文田凭借渊博的军事技术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鉴别水雷型号,计算敷雷轨迹,确定扫雷区域,设计扫雷方案,土法制造扫雷工具,亲自指挥扫雷行动,冒着随时触雷的危险,经10天的奋战,捞获8个水雷,顺利完成清扫任务,最终恢复海上交通。
(凤凰网历史)

黄文田:马口之战的功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hl806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