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唐**
性别:男
年龄:30岁
科别:心血管外科1病区
床号:74床
病史介绍
既往史:既往高血压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手术史,否定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病情介绍
主诉:突发胸背部疼痛一天余
现病史:患者于昨日上午10时突发胸背部剧烈疼痛,伴大汗淋漓,无明显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等不适。急送往我院,行CTA检查提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ebakey III型)。予以降压等对症治疗,背部疼痛有所好转,为求进一步治疗,今来我院,门诊以“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收入我科。
自起病以来,患者精神较差,睡眠可,进流食。大便未解,肛门排气一次,体力下降,体重90kg。
体格检查
查体: T ℃ P 88次/分
R 22次/分 BP 187/116mmHg
神志清楚,心率未见明显异常,心音未见明显异常,杂音未见明显异常。胸肺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腹部外形正常,腹部触诊未见明显异常,压痛及反跳痛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包块未见明显异常,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未触及。肾脏未触及。
专科及辅助检查
专科检查:胸部CT:胸6前缘欠光滑,骨质增生所致。腹部略膨隆,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尚可。下肢皮肤温度颜色可,足背动脉搏动可及。
辅助检查:我院院CTA提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ebakey III型)
术前诊断及诊断依据
主动脉夹层( III型)
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
手术方式
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疾病概述
定义: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也称为主动脉内膜剥离症或壁间动脉瘤。是由于不同原因造成主动脉内膜破裂,在内膜和中外层间有血液通过时的压力导致大血管纵向剥离,形成双腔主动脉,或主动脉瘤样扩张。从而导致一些包括撕裂样疼痛的表现。
发病途径:一是主动脉滋养血管压力升高,破裂出血导致主动脉内层分离;二是由于主动脉内压升高,特别是老年人的主动脉弹性低,内膜破裂,血液从破入口进入,使内膜分裂、积血而成血肿。
该病多见于男性患者,90%伴有高血压,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是最严重的血管疾病之一,大多患者在急性期死亡,如不治疗,48小时内死亡率75%,1周内死亡率在90%,近年来随着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的进展,3个月内死亡率已降至25%~35%,5年生存率可达50%以上。
病因
1)遗传性疾病这里主要是指一些可以引起结缔组织异常的遗传性疾病。Marfan综合症(马凡综合症)、Turner(特纳)综合症和Ehlers –Danlos(埃-当)综合症均易发生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2)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病人易发生主动脉夹层,其夹层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8倍。
3)高血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80%合并有高血压
4)特发性主动脉中膜退行性变化
5)主动脉粥样硬化
6)主动脉炎性疾病:巨细胞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性胱氨酸病等
7)损伤外力撞击引起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8)妊娠
胸外科主动脉夹层护理查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