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主动脉夹层护理查房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唐**
性别:男
年龄:30岁
科别:心血管外科1病区
床号:74床
*
2021/1/12
病史介绍
既往史:既往高血压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手术史,否定药物及食物过敏
4、胃肠道症状 若夹层波及主动脉远端,病人可有腹痛,呕吐,呕血及便血。系夹层血肿压迫肠系膜动脉引起缺血性结肠炎所致。
5、精神神经系统症状 主动脉夹层延伸至主动脉分支颈动脉或肋间动脉,可造成脑或脊髓缺血,引起偏瘫、昏迷、神志模糊、截瘫、肢体麻木、反射异常、视力与大小便障碍。
6、肢体无脉或脉搏减弱 此系血肿累及无名动脉或左锁骨下动脉,或髂总动脉并压迫其开口处所致。
7、其他 血肿压迫临近脏器而出现相应器官受压的症状,如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咯血、哮喘等
*
2021/1/12
主动脉夹层一个很重要的体征就是肢体间脉搏、血压存在差异,因此早期体检应注意四肢脉搏和血压的检查。DeBakeyI 型和II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如无名动脉受累,则右上肢血压低于对侧,脉搏减弱。DeBakeyIII型累及左锁骨下动脉开口时,左上肢血压低于对侧,脉搏减弱。下肢血压下降,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提示夹层累及髂动脉或股动脉。外周脉搏减弱伴有血压下降提示可能有夹层破裂、急性心包压塞或急性心肌供血障碍导致的低心排。
体征:
*
2021/1/12
诊断依据
胸部X片
血管超声
CT/MRI
CT强化造影
金标准:血管造影、数字减影
*
2021/1/12
治疗原则
:降压、镇痛等对症处理。
*
2021/1/12
胸部夹层动脉瘤腔内支架术前、术后
*
2021/1/12
护理诊断
1、疼痛:与动脉缺血、夹层形成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急性疼痛、血压过高有关
3、组织灌注量改变:与血液涡流、血管真腔狭窄有关
4、恐惧、焦虑:与剧烈疼痛及无明显诱因突然发病且症状较重等有关
*
2021/1/12
护理诊断
5、潜在并发症:有血管破裂出血(与原发病及血压控制不佳有关)、血栓形成以及栓塞的危险(与血管内膜受损,血液湍流有关)
6、有便秘的危险 :与绝对卧床休息有关
7、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知识及康复知识
*
2021/1/12
护理措施
1)控制血压:防止主动脉进一步扩张和破裂。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常规穿刺桡动脉进行有创血压监测,同时给予心电监护、氧饱合度监测。每15 min记录1次,平稳后1 h记录1次。降压药物可选用硝酸甘油扩张血管,由小剂量开始,~1 μg(Kg·min)微量泵持续泵入。
2)解除疼痛 :适当使用镇静止痛剂吗啡10 mg肌内注射,必要时4~6 h重复一次。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创造安静、整洁、空气清新的病房环境,根据患者爱好可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增加家属的陪伴,轻柔有节律的按摩,转移注意力,使患者情绪放松。
3)持续低流量吸氧:术前根据情况给予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做好相应护理。
*
2021/1/12
4)组织灌注不良护理 :在夹层形成过程中,主动脉分支如冠状动脉、头臂干动脉、肋间动脉、肠系膜动脉、髂动脉等血管阻塞,血流受影响。引起相应组织缺血,灌注不良。每4 h触摸并对比四肢动脉脉搏强弱,判断有无组织灌注不良。监测每小时尿量,每1~2 d检验尿常规、肾功,必要时行肾功能替代治疗。
5)饮食护理 :疼痛剧烈时暂禁食,疼痛
缓解时给予流质饮食,血压控制平稳后
可以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给予低盐
低脂饮食,根据患者口味提供易消化食
物,少量多餐
6)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的性
格、人格特征、受教育程度、理解能力,
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关怀。
*
2021/1/12
下病房查看病人
*
2021/1/12
护理诊断
:出血,与肢体制动无效、抗凝过度有关
:感染,支架植入有关
:与肥胖、长期卧床有关
:与肢体制动,长期卧床有关
*
2021/1/12
护理措施
1)肢体血供的观察及护理:术后应监测患者上、下肢的血压、桡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肢体感觉、皮肢颜色及温度。
2)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废用性萎缩:术后取平卧位制动24 h,24 h后床上轻微活动,72 h后可酌情下床活动。卧床期间定时给患者按摩下肢肌肉,协助患者进行肢体被动及主动功能锻炼。密切观察下肢皮肤颜色及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有无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如出现栓塞应给予溶栓治疗。
3)防止出血:由于术中应用肝素,应严密观察切口渗血情况,有无血肿和瘀斑,肱动脉穿刺口加压包扎止血,股动脉切口处lkg砂袋压迫4h,术侧下肢平伸制动24h,发现敷
胸外科主动脉夹层护理查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