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龙潭古镇概况.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龙潭古镇概况
龙潭,山清水秀,地灵人杰,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自秦统一全载的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历史。
龙潭古镇,迁建于清乾隆元年,时设州同佐理州事。民国年州改为县,设县佐。民国二十年实行商团合一,设总正。民国二十四年设镇。龙潭古镇至今仍保存有距今已200多年的石板老街、四合院、封火墙是其独特的建筑。镇上以火砖砌成的围墙,高达十几米或二三十米不等,再用铁或木料砌成约1米高的楔子护墙,内修房舍。一层楼名”印子屋”,其形像一枚方印,此即独具特色的封火桶子。
龙潭镇位于重庆市酉阳县东南部,距县城30公里。因镇上两个氽水潭,形似形似”龙眼”,常积水成潭故名”龙潭”。,、苗族、汉族等民族聚居地。清雍正13年,(1735)被一场大火烧毁,才迁往龙潭河(古称湄苏河)旁重建。凭借龙潭河、酉水河之便,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集镇,古称:龙潭货、龚滩钱。
石板街从瓦厂弯(牌坊)经永兴街、中心街、永胜街至永胜下街的梭子桥(垮纸厂沟)全长约3公里的石板街被磨的青幽如玉,光可鉴人。另一条街起自福兴桥、下抵江西潭顺河街、,主街宽约5米,全用方块青石铺成,因年代久无,历经行人步履,石板光滑,行走其间,尤须格外小心。
古建筑,由南向北河作长形分布,房屋总建筑面积86473平方米,宅基阶沿多为细钻条石砌成,大街小巷均为石板路,其多梯坎。如名古建筑,禹王宫、万寿宫、祠、庙宇、天主教堂、经院、书院等,公共建筑均以巨木作梁柱,院落间常见青砖花墙盖瓦,以石灰粉檐,沿街一面全为店铺,开间大小不等,但庭院幽深,内有二、三重天井,后面作主宅或仓库,部份富裕商家内设亭阁花园,水榭戏台,廊廊回环,很有气派。50多座土家族民居建筑----吊楼形态美观,翘角飞檐。150余堵封火墙把古镇隔离出200多个古朴幽静的四合院,其中有著名的赵世炎的故居,丁铃笔下的酉阳中学(龙潭中学)和好友”梦柯”(王剑虹)的旧居都在这里。
龙潭,山清水秀,人杰地灵。龙潭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在清代就设立了公学。1925年,四川省立第五中学就设在这里。国民党元老、孙中山大总统府秘书、原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王勃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国工人运动著名领袖赵世炎,老一辈无产阶级教育家赵君陶,原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书记、中共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刘仁,原华北区军委书记张朝宜,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瞿秋白的夫人王剑虹等,都诞生在龙潭古镇。龙潭历史悠久,依山傍水,砖木结构的民居鳞次栉比,用火砖砌成的风火墙到处可见,其中以户为主体,高约十多二十米或二三十米。木结构的房屋,一般人家是”三柱四棋”、”三柱六棋”、”五柱八棋”,大富人家有几个”四合天井大院”,院内有一间叫”中堂”,是作为祭祀祖先、迎接宾客和办理婚丧事的地方。用木板铺成的楼板,是读书楼,绣花楼或陈放楼。临街用木板装修或以砖泥砌成的柜台,是主人出售货物的地方。特别是蜿蜒两公里多长的石板街,全系青石料铺就。多数为五行石板,最宽的有九行石板。如遇高低不平处,就垫成梯形阶坎,七至十余级不等。古镇上,文昌宫、天后宫、轩辕宫、禹王宫、万寿宫、龙王庙、火神庙等古建筑窗棂门楣,画栋雕梁,飞檐翘角,秀丽壮观。在春秋阁的关公像前,河北一位诗人题有:”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齐丧胆;单刀会鲁肃,

龙潭古镇概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qingyong11
  • 文件大小141 KB
  • 时间2018-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