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酒精中毒课件.ppt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酒精中毒
急诊病房
酒精中毒
酒精中毒又称乙醇中毒,分为急性酒精中毒综合征、戒酒引起的综合征、慢性酒精中毒综合征和与酒精中毒有关、发病机制未明的疾病。
我们常见的是急性酒精中毒,这里重点学习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与护理。
概述
急性酒精中毒俗称“醉酒”,系一次饮入过量的酒精或酒精类饮料,引起的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的中毒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转为抑制状态)。严重者可累及呼吸和循环系统,导致意识障碍、呼吸、循环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大多数成人纯酒精致死量为250~500ml。
概述
酒精中毒对人体的危害可分为:
直接毒性——中毒、成瘾、戒酒。
间接影响——营养缺乏、其他与乙醇相关的疾病。
一、吸收代谢
饮入的酒精80%在小肠上段吸收,%、%。约90%乙醇在肝脏代谢。
乙醇–乙醇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氧化→乙醇–醛脱氢酶氧化三羧酸循环→CO2+H2O
约2%酒精不经氧化而缓慢经肾、肺排出。
中毒机理

乙醇(乙醛)诱导血管活性物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产生,促使血管扩张和渗出;导致酒后脸红、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甚至小血管扩张引起有效循环血量及体温下降。
中毒机理

乙醇为脂溶性,能通过血脑屏障,作用脑内苯二氮卓-r氨基丁酸受体(BZ-GABA受体)减弱GABA对中枢的抑制作用(兴奋期),随着血中乙醇浓度的增加,继之皮层下中枢和小脑活动受累(共济失调期),逐步发展作用于网状结构,引起昏睡、昏迷、最后使延髓的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受到抑制,严重的发生循环、呼吸衰竭。
急性毒害作用:
▲小剂量饮酒,出现兴奋作用,乙醇作用于r-氨基丁酸受体,干扰r-氨基丁酸对脑的抑制作用,产生兴奋症状。
▲大剂量饮酒,毒害小闹功能,引起共济失调;作用于网状结构,引起昏睡和昏迷;
▲极高浓度的乙醇抑制延髓呼吸和循环中枢,引起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对代谢的毒害作用
▲在肝脏代谢,增加肝脏负担,代谢产生大量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NADH),导致乳酸增高、酮体增高形成代谢性酸中毒;糖异生受阻引起低血糖。
长期酗酒的危害
营养缺乏
▲酒是高热量而无营养成分的饮料,长期大量饮酒时进食减少,同时对胃的刺激可造成胃炎和胃蠕动减弱,食欲差,可造成明显的营养缺乏。
▲如果缺乏维生素B1,引起Wernicke-Korsakoff综合征,周围神经麻痹;
▲叶酸缺乏造成巨幼红细胞贫血;
▲中枢营养减低,造成记忆力差等。

酒精中毒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实用文库
  • 文件大小60 KB
  • 时间2018-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