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教会学生做人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来说,不仅要教给孩子们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学会做人。三字经里讲到“人之初,善恶无,如幼苗,刚出土。”一个孩子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就像一棵小树,在它长大成材之前就要靠我们这些老师和他们的家长去耐心的培育,小心的修剪,所以在这十来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总结从以下几点出发,让学生在其中有所感悟,学会如何做人。
一、充分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经常、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是班主任有的放矢教育学生的基础。魏书生曾说过:“种庄稼,首先要知道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特点,才能适时适地施肥浇水;治病要了解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才能对症下药;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方能选择确定教育的方法、措施”。我们现在的班级人数多,他们有不同的天赋、情感、个性、兴趣、爱好,有特定的品质,班主任必须充分了解他们,深刻地研究各种类型,各种特点的学生,并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帮助教育他们做人,才能创造出最佳的教育效果。
(一)了解学生家庭情况
从整体上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应包括:学生家长职业状况、文化程度、家庭结构、一般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学生等,了解家庭经济收入、居住条件、家庭住址、家长联系电话等。
(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学生学习情况,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解。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包括对自己学习意义的认识,对课堂纪律的遵守,对作业的完成情况,还包括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学习特长等。另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分析学生各科学习成绩,可以发现每个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会同科任教师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三)了解学生的心理
学生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特别是心理健康不可忽视,有些学生可能存在着紧张、烦躁、忧郁、恐慌、消沉等心理障碍;对社会、学校、班级、老师存在逆反心理。要及时了解,进行疏导。
(四)了解学生周边坏境和生活习惯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周边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有影响很大。了解学生最亲近的同学和朋友,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教育他们怎样做人。
二、教师应认真学习伦理道德,为学生做人做事树立榜样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是以教育者的人格作为依据的,任何章程、任何纲领和任何管理机构,无论他们设想的多么精巧,都不能替代人格在教育中的作用”。所以,班主任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应该心地宽容大度,有正义感。在班级管理中,面对犯错误的学生,要在言语中不失威信,宽容大度不失原则,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犯错误的学生,不因学生学习的好坏而处罚不一。用自身崇高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例如:星期一早上升国旗,要求全体学生立正庄严站在国旗下,班主任首先自己要严肃地站在学生队伍前面。要求学生爱护环
境卫生,不要随手扔垃圾,教师就要起带头作用,不要随手扔垃圾,那怕是洒落在黑板下的粉笔头都要把它捡起来,整整齐齐的放入粉笔盒中,全班的学生看到你这样做,他们乱扔就不好意思。孔子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在平时也要注意不因学生家庭的贫富、不因家
教师要教会学生做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