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专题一:史观
(近代化史观)
定义:
现代化史观(现代化和近代化意思相同)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
现代化进程一般指在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下,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纵),主要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转变(横)。
具体内容:
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 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 思想文化现代化主是要指科学化和大众化(世俗化)进程; 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
此外,还包括:均富化、福利化、社会阶层流动化、教育普及化、信息传播化、人口控制化等。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进程是的两个主要内容,重要是把握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历程。
对现代化模式问题的认识:
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从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内源型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起步的原因主要是该国或该地区社会内部经济、政治和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如:英、法等国的现代化。外源型现代化模式,即指现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开始的。如:美国、日本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②从经济体制的特点看,可分为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的现代化;混合经济模式,其特点是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现代化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国的现代化。(注意区分政府参与性的模式,其本质仍然是市场经济模式,如日本、德国)
③从社会经济的性质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④从政治经济逻辑关系分为双重任务型,如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实现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实现民族独立后应尽快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经济发展型,如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完成了制度建设,大力发展经济现代化,促进政治现代化的发展。
六大史观概况(原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