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党的恩情永不忘征文.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党的恩情永不忘”征文
永远的信仰
衡阳市石鼓区五一路小学李娅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他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
这铿锵激昂的旋律,那发自肺腑的歌词唱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顺着这欢快明朗的歌声,踏着历史长河的流径,记忆的闸门在不经意间一次次悄然打开。在艰苦的八年抗战、十年内战中,毛主席领导的共产党驱逐外敌、艰苦奋斗,带领人民群众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从刘胡兰、江姐就义前坚贞不屈的眼神中,我读懂了一个共产党人所映射的光芒;从红军翻雪山、过草地,转战万里为革命保存火种的坚强力量中,我感受到了他们用满腔热血为我们的党谱出一首首感人至深的赞歌和作为共产党人的神圣和庄严……那时,我心中就种下了强烈的信念:我要加入这个可敬可亲的组织,我心永远向着党,党的恩情永不忘!
我们是奋进的80代。十七岁那年,可亲可爱的党终于拥抱了我,让我成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参加工作那年,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到基层学校做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
在这个平凡而普通的岗位上,我深刻领悟了中凡的共产党员如何用无私奉献来报答党的恩情,来践行自己心中永远的信念。
刘支书是我们学校资历最老的共产党人。他个子矮矮的,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一双长满老茧的手诉说着生活的艰辛,这个形象与我身边的人比起来很让我匪夷所思:学校的生活怎么会这么辛苦呢?很快,我就知道了答案。
记得有一天因为准备一些教具,我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时已经是傍晚七点了。当我走出办公室时,天已经黑了,在昏黄的灯下,我看到了刘支书正佝偻着身子,蹲在一楼一间教室的窗台上,我走过去,见他身旁放着个工具箱,正在吃力地修着教室那扇破旧的窗户挂钩,当我看到他熟练地用钳子夹出坏了的铁钉,拔掉变形了的挂钩,然后再用锤子把新的挂钩钉到窗户上,那一刹那,我觉得他就是一个实在的技术工人,完全不同于前几天还在教师大会上作报告的那个教学专家。我由衷地赞叹道:“刘支书,您真是厉害!”刘支书咧开大嘴笑了:“这些事,我做了几十年了,能不厉害吗?”我很吃惊:“这些事难道是书记的工作吗?”刘支书很认真地回答说:“我从小家里苦,是共产党让我吃饱穿暖,上了学,给我今天,自从我是个共产党员开始,就没分过工作,只要我能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做的,我都去做,这样才能报答党为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再说做这些修修补补的工作,能为学校节省不少的结费,能给学生和学校添置不少的教学设备了!

我顿时愣住了。“从我是个共产党员开始,就没分过工作,只要我能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做的,我都去做,这样才能报答党为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这句话一直在我的耳边响着,原来,一个共产党人就是要时刻记着自己是个党员,要付出,要奉献,要时刻践行自己入党时的誓言:“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奉献一切!”我凝视着刘支书的背景,我心中默默地思索着:我用什么方式来报答党的恩情呢?鲜艳的红旗和金黄的锤子和镰刀在诉说,我明白了……
从那以后,我就和学校的党员教师一起在刘支书的带领下体会着做一名党员的快乐。我们一腔热情地扑在工作上,认真地上好每一堂课,关心着每一个孩子;我们为学校的每一件小事尽心尽力,不讲价钱,不沾名利;我们为每一个困难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让他们感受到党和集体的温暖;我们深深地热爱着祖

党的恩情永不忘征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坐水行舟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18-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