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看苏轼的情感的世界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摘要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结合了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的不幸遭遇和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正文乐观,通达的苏东坡,也有非常多情,非常脆弱的一面,比如过早故去的结发妻子王弗,就是他心中的隐痛。苏轼和王弗青梅竹马,十几岁就结为夫妻。王弗不仅美丽温柔,而且很有诗人气质。像苏轼这种豪迈派的诗人,估计在生活中也是不拘小节,王弗的细心和他正好形成绝配的互补。不幸的是,北宋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5月,王弗因病故去了,当时葬在开封西郊,第二年迁往四川安葬。王弗去世,苏轼当然是非常悲痛的。宋宁宗八年(公元1075年)苏轼改任密州知州,在正月二十日夜,苏轼在密州梦见与亡妻在故乡的旧居中相逢,醒后无比悲伤。他想起妻子故去已10年了,如今自己已经是快40岁的人了。在这10年里,自己在政治上受人排挤,四处奔波,一事无成。旁人的冷酷,更加重了苏轼对故去的妻子的还念,对少年时代温馨爱情的怀念,他无法克制自己的悲痛,写下了千古名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词的大意是:……。作者开篇就点出“十年生死两茫茫”这一悲惨现实。生,指作者;死,指亡妻。作者之所以将生死并提,除阐明题旨的作用外,其目的在于强调生者对死者的思念。所以接下来立即出现了“不思量,自难忘”这样表明感情深度的词句。“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二句,又马上阐明“自难忘”的实际内容。每一句之间的过渡都是那般的自然但有紧密相连。王弗葬于四川,,与苏轼所在的山东密州相距甚远,所以说“千里孤坟”,更显凄凉。“十年”是漫长的时间;“千里”是广阔的空间。在这漫长广阔的时间空间之中,再加上生死,作者之痛可想而知。而上片后三句除了对亡妻长期怀念之外,更多的是表达了作者十年来宦海沉浮的痛苦遭遇。即使是突破了前四句所写的时空甚至生死的局限,可十年之后作者早已“尘满面,鬓如霜”,形同老人,再相逢时恐怕对方也难以相识。就像《古今大战秦俑情》一样,当xx再次在兵马俑看见蒙天放时,根本就忘记了上一辈子和他轰轰烈烈的爱情了。
词的下片突然出现梦境:“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写出了作者仿佛回到新婚之夜,在王氏旁边看到她在窗前对镜梳妆的情景,心情本应是开心愉悦的。然而,词笔在此由喜转悲。“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两句和上面的“千里孤坟”相应,本该是“话凄凉”的时候,可心中的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顾无言”,任由泪水涌流。结尾后三句是梦后的感叹,同时也是对死者的慰安。这里的“年年”和开头的“十年”首尾呼应,直抒胸臆,再次表达了作者对亡妻及其的情感,所以即使在对方去世十年后,作者还幻想在梦中相见。
苏轼的这首词,好像在喃喃自语,这些话是说给死去的王弗一个人听的,又是说给自己听的,容不得
语文古诗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