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11051炮采工作面位于二2煤层-380水平11采区,该工作面巷道标高-370~-310m。具体位置及井上下关系如表一所示。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表一
水平名称-380水平采区名称 11采区
地面标高+ 井下标高-370~-310m
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回采对地面设施有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发生地面沉降。
井下位置及相邻关系 11051工作面南、北侧分别以DF29断层、DF30断层为界,西侧靠近F104断层,东面与-380南翼皮带大巷相邻。
走向长度 120m 倾斜长度 340m 面积 35593㎡
第二节煤层
本工作面设计开采煤层为二2煤,通过地质资料分析,该工作面范围内,煤层厚度在0~。具体情况如表二所示。
煤层情况表表二
煤层厚度(m) 0~
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倾角(º) 6~12
8
可采指数 1 煤种贫煤稳定程度较稳定
煤层情况描述从掘进情况看,工作面煤层赋存相对稳定,结构简单;(16组数据平均值),(19组数据平均值),数据均为DF31断层以西调查资料。。()
由于工作面靠近DF29、DF30断层,且穿过DF31断层;受其影响有小构造较为发育,主要表现在11051风巷靠近联巷段煤层发生局部变薄现象,对工作面的正常回采有较大的影响。
附
图
综合柱状图(比例1:500)
岩性厚度
(m) 柱状描述
砂质泥岩及中粒砂岩、泥岩
,灰—灰黑色,见植物化石碎片,夹泥岩及细砂岩薄层,具白云母片。,浅灰白色、以石英长石为主,硅泥质胶结,有泥岩包体;,砂质含量高,见有植物化石碎片。
砂质泥岩 灰黑色厚层状,含植物化石,具白云母碎片,上部夹细砂岩具波状层理。
二2煤 亮暗煤相间,亮煤为主,暗煤次之,金属光泽。
泥岩 灰黑色、顶部含炭质较高,具植物根部化石。
砂质泥岩及细砂岩 ,上部植物化石,下部夹细砂岩具波状层理。,层面具白云母片少量暗色矿物,含泥质条带硅泥质胶结,波状层理明显。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表三
煤
层
顶
底
板
情
况
顶底板分类
岩石名称
厚度(m)
岩石特征
老顶砂质泥岩
及中粒砂岩、泥岩 ,灰—灰黑色,见植物化石碎片,夹泥岩及细砂岩薄层,具白云母片。,浅灰白色、以石英长石为主,硅泥质胶结,有泥岩包体;,砂质含量高,见有植物化石碎片。
直接顶砂质泥岩 灰黑色厚层状,含植物化石,具白云母碎片,上部夹细砂岩具波状层理。
直接底泥岩 灰黑色、顶部含炭质较高,具植物根部化石。
老底砂质泥岩及细砂岩 ,上部植物化石,下部夹细砂岩具波状层理。,层面具白云母片少量暗色矿物,含泥质条带硅泥质胶结,波状层理明显。
第四节地质构造
断层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
1、11051风巷有25条断层:落差大于1m的为F风-4、 F风-5、 F风-8、
F风-10、 F风-23、 F风-24、 F风-25参数及位置见下表。
2、11051机巷有断层4条:落差大于1m的为J机-1、J改-1;产状见下表。
3、11051切眼有2条断层:即Q切-1、Q切-2均对回采带来较大的影响。预计Q切-1与F风-14,推测 Q切-2与J改-1为同一条断层。
表四断层情况分析表
构名
名称倾向(°) 倾角(°) 性质落差(m)
对回采的影响程度及位置
DF29 275 72 正 3~17 较小(平行风巷已揭露)
DF30 10 67 正 0~7 较大(预计Q切2和J改2向面延伸)
F104 115 65 正 0~30 较小(切眼外)
F风-4 正较大()
F风-5 正较大()
F风-8 正较大()
F风-10 正较大()
F风-23 正较大()
F风-24 正较小()
F风-25 正较小()
Q切-1 正较大()
Q切-2 正较大()
J改-1 正较大()
J机-1 正较大()
第五节水文地质
1、根据11051风巷物探及验证结果,工作面含水相对较为丰富。煤层底
炮采工作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