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社区青少年服务案例分析.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基本资料
    于某,女,24岁,大学学历。她心地善良、单纯,但个子较矮、有点胖、外貌不佳,性格自卑、人际关系差。毕业后工作以来因生活圈子狭窄没有结交到朋友,更加消极、悲观。自己感觉很闭塞、很压抑,但又无力改变。
二、背景资料
    案主于某的父亲原为法医出身,现为政府部门领导阶层,母亲是全职家庭主妇,有一个比自己小4岁的弟弟在念职高。案主父母关系尚可,重男轻女思想较重。
    与于某初次接触能感受到其外向的行为掩饰着自身极度的自卑,虽然现在有一份在银行的稳定工作,但是由于本身性格原因,人际关系不佳,从学校到工作的环境转化还未适应,使其有情绪不稳定,对生活态度消极。
三、主要问题
   (一)案主性格自卑,自我人格不健全;
   (二)家庭关系疏远,亲子之间没有有效的交流;
   (三)案主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人际交往困难,遇到挫折消极悲观
四、问题分析
    (一)问题确认:导致案主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家庭成长环境。案主对环境的适应不良以及人际关系处理不佳与其家庭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对于离开学校刚踏入社会的案主而言,她目前的支持系统十分薄弱。因此,问题解决不仅要重视案主的心理问题,还要帮助其重建其支持体系。
     (二)个人经历以及关键性事件:
      1、于某6岁前与外婆外公在农村生活,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形成男性气质较强的性格。6岁以后,父母将她接回家,一同生活,开始对她“改造”性格,逐渐造成性格“扭曲”;
      2、由于案主有一个各方面比她出色的弟弟,父母本身重男轻女,由于弟弟从小就与父母一同生活,所以对于她和弟弟的不平等对待更加明显,从小在弟弟的光环中长大;
      3、案主初中时与学校老师,同学关系处理不当,老师曾在全班公开恶言中伤她。
      4、大学在校期间,由于转专业带来同辈群体交际不适,曾因为激烈的学业竞争有过焦虑症,不开心时有轻度酗酒的习惯。
      5、大学毕业后,由学习到工作的角色转换给她带来不适,工作中经常遭遇领导的不公正对待,同事间也没有建立良好的工作伙伴关系。致使案主对社会、对自身都极度缺乏信心和勇气。封闭的内心世界导致本人精神状态时不时萎靡,情绪失控。
    (三)案主行为特征及原因分析:
     案主对情绪自控力差,在挫折和失败面前表现出焦虑、无助的情绪。对他人的信任程度低,对自我的能力产生怀疑。
案主支持系统相当脆弱,家庭关系明显缺乏理解和相互支持。案主对家庭和居住环境十分不满,经常在言语中流露出没有家的感觉,她从家庭中获得的心理动力不足。此外,同辈群体对案主行为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性格内向,其自我认同感低,不善于表达内心的一些想法,情绪处于比较低落的状态,挫败感明显。
    (四) 接受协助的意愿与能力:
    虽然案主是在朋友的引见下接受社工的帮助的,但她表现出了对于现状的不满,以及对解决问题过正常生活的期待。
五、理论基础
     每个人人本质上是善良的、理智的、可信赖的。人有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愿望与能力,有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自我”是人在内心深处关于自己的形象,是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自我”概念是一套有组织、连贯的关于自己的观感,如对自己身份的界定,对自己能力的认识等。
六、服务模式:人本治疗模式
  

社区青少年服务案例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18-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