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的受表扬的多一些,被人认同感、成功感
容易满足,往往容易取得成绩;有的受批评多,特别是一部分缺点多
的学生身上(缺点多的学生不等于差生,我们不妨借优秀生的称呼,
称他们为“待优生”),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可以说极少获得表
扬,久而久之,失去了上进心和自我认同感,缺乏自信心,转化工作
就难做了。对这一批学生的转化管理,可以说是班级,甚至是学校的
重要工作之一,更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
法、技术技巧去做好这些学生的思想工作,从品质、人格、自我管理、
学习素质等诸方面调整转化,是教育工作者,包括一些心理学者、青
少年工作者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但待优生的形成,根源、背景复
杂,就象病人患了复杂的心血管疾病,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
一针片药就能根除的,这项工作,需要一整套系统、连贯、长期的操
作,才能彻底奏效。
一、探究病因
待优生形成的原因是多面、复杂、和长期的,只有找到病源,从源头挖起,病才可能除根。发现这类学生,班主任应象朋友般对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和爱护。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接触后,
要细致深入地触摸其内心深处,感知学生的灵魂。这段时间中可允
许学生犯适量的错误,犯了错误不应一味的指责批评,而应与学生多
谈心、多交流沟通,多站在未成年人的学生的角度想一想,本着理解
的原则,摸清其犯错误的原因和动机。同时,想办法接触学生的同学和交往的朋友,从侧面了解其活动(包括生活、学习、交往等)的环境
和背景。还可直接同家长联系,采用通电话家访的形式,更深层次的了解其学习生活背景、家庭教育背景、人际关系背景、心理发展变化过程、成长经历等等。这就为转化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对症下药
这是转化工作的关键环节。针对不同类型的待优生,采取不同有
规律的、有针对性的转化策略及手段,是顺利转化的保证。对思想品
德待优生,应多说服教育,引导学生多读一些品德高尚的名人传、思
想积极向上的课外读物等,如《周恩来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多组织学生听英雄模范事迹报告会,同时,要信任、爱护、尊重他们,万万不可孤立打击,同他们形成隔膜。要多在是非观、人生价值趋向、集体观念、劳动观念上给予新的指导,使他们知道那些事情可做,那些不可做;懂得人的行为、意愿绝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从而形成大局、集体观念,改变自私利己的行为;要使他们记住:只有做一个正直的公民,助人为乐,作风正派,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同时建立家长学校,让家长在自己的思想、言谈中注意对孩子的影响。还要控制这类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行为习惯待优生,要注意养成教育和规范教育,教育学生养成有规律的生活、学习习惯。对惰性造成的懒散、迟到等行为,要让学生明白:人战胜不了惰性,就被惰性战胜,鼓励其挑战自我;对精力过剩自制力差,上课说话做小动作的学生,要在班内为其设定客观的约束,如调整座次,课堂上重点提问等,还要注意将其过剩的精力引导到能发展自己的特长上来。对学习待优生,要注意分析造成学科弱势的原因,给学生制定合理、科学的学习计划,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改进方法,提高效率,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也可建立一帮一促学小组,使其成绩提上去。
三、强化治疗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说服教育,情理感化后,思想上会出现一定
的波动,有的会强
优秀生培养和待优生转化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