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2年度延津县小麦播种
工作总结
麦播基本情况
建立优质专业小麦生产基地95万亩,至10月24日麦播全部结束,其中郑麦366 32万亩,新麦26 10万亩,矮抗58 30万亩,西农979 5万亩,周麦22 3万亩,衡观35 3万亩,藁优2018 3万亩, 豫农202 2万亩, 济麦22 3万亩,其它2万亩。基地地点:(一)45万亩绿色小麦食品基地,按照省市优势农产品县域布局规划,分布在丰庄、马庄、位邱、王楼、司寨、石婆固、僧固、小潭、城关等9个乡镇。(二)2万亩有机小麦生产基地位于魏邱乡的万户营1700亩、八里庄5800亩;小潭乡的新丰堤5200亩、安乐庄4800亩,罗庄1000亩。石婆固乡龙王庙2500亩。(三)高产创建:(1)7个高产乡镇分别为小潭乡、僧固乡、司寨乡、东屯镇、丰庄镇、王楼乡、魏邱乡。(2)2个万亩示范方分别为:司寨乡平陵村、高寨村、通村、范庄村(),示范品种为郑麦366、新麦26;小潭乡东古墙、南古墙、新冯堤、罗庄、大潭、十里铺、城关镇史良村(),示范品种为西农979、矮抗58。(3)2个百亩示范方分别为司寨乡范庄村(面积105亩),示范品种为矮抗58;司寨乡高寨村(面积150亩),示范品种为新麦26.(4)10块高产攻关田分别为司寨乡范庄村、平陵村、高寨村,小潭乡新冯堤、大潭、十里铺,城关镇史良村、大潭村,石婆固乡胡村,僧固乡甘泉村。
(四)全县十家种子繁育企业,共建种子基地25万亩。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组织
为实现我县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同步提高,打造中国第一麦,延津县农业局在9月15日成立了小麦生产及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局长郜文玉任组长,副组长:李占先、王武臣;成员:李生堂、郭培宗、刘彩云、苗子胜、苗连河、宋以星、贵祥卫、侯平军、申战士、刘路、张冰。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家指导组、效能监察组,并有专人负责小麦生产活动的日常事务工作,做好信息传递、情况沟通、新闻宣传、资料汇总、验收组织等具体事务。
(二)明确目标,建立了完善的生产管理体系。
1、有机小麦与绿色食品小麦基地于9月15日建立县、乡、村、户四级生产管理体系,做到县乡村三级技术管理簿册齐全,农户有有机、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生产者使用手册、有生产投入品清单、有田间生产管理记录和生产收购合同。
2、县农业局按照有机、绿色食品技术标准制定了统一的生产操作规程,并下发到乡(镇)、村和农户。有机、绿色食品基地采取“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五统一”生产管理制度。
3、建立了生产管理档案制度和质量可追溯制度。建立统一的农户档案制度,绘制基地分布图和地块分布图,并进行统一编号。农户档案应包括基地名称、地块编号、农户姓名、作物品种及种植面积。农业局建立统一的“田间生产管理记录”,并下发到农户。田间生产管理记录由农户如实填写,内容应包括生产地块编号、种植者、作物名称、品种、种植面积、播种时间、土壤耕作及施肥情况
等。
(三)依法行政,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
1、建立有机、绿色食品基地农业投入品公告制度。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农业法律条款规定,在麦播前公布并明示基地允许使用、禁用或限用的农业投入品目录。
2、建立了有机、绿色食品基地农业
2011-2012年度延津县小麦麦播工作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