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
一、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二、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三、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 四、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示例
一、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1、危险
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2、危险源(危害)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3、危险源辨识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每个危险源特性的过程。
4、风险
是“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安全生产中的风险特指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组合之根源或状态)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5、可容许(接受)风险
是指组织经过努力将原来较大的风险变成较小的可以被组织接受的风险。
6、安全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不可接受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7、风险评价
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程。
8、风险管理
是指组织对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处置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风险管理包括危害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三个核心过程。
9、隐患
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隐患是人、机、环境系统安全品质的缺陷。
10、重大危险源与重大事故隐患
重大危险源
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是指特定的物质特定的量,是对于物质而言,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存在是正常的生产经营行为。如:
重大事故隐患
是指存在于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以及管理过程中的可能导致发生重大事故的不安全状态和缺陷。
二、风险管理的内容
风险管理是指包括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全过程,它是一个以最低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系统风险的动态过程。风险管理的基础范畴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简称风险管理3要素。
所谓风险分析,就是在特定的系统中进行危险辨识、频率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后果分析(事故发生的严重性)的全过程,如图所示;制定评价准则对风险分析的结果进行评价,划分风险等级,确定风险是否可以接受;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这就是风险管理的全部内容。
风险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开展危险源辨识。
(一)、危险源辨识
在开展危险源辨识之前,首先应了解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与种类,以便对其产生的影响做出判断。
1、危险与危害因素的分类
危险因素的分类方法,根据生产过程和伤亡事故的国家标准不同,可有两种分类方法:
(1)、根据危害性质分类的方法
根据GB 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的危险因素和危害因素分为六大类:
a)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b)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c)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d)心理、生理危险危害因素:
负荷超限:如体力、视力、听力超过了人的承受能力
从事禁忌作业:
心理异常:
e)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如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监护失误等
f)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安全标准化宣贯培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