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文化
道家又被称为道德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主要内容:
1. 道家思想的基本构成;
2. 道家的基本思想;
3. 先秦道家的地位与影响
道家文化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主要代表人物还有关尹、庄子、彭蒙、田骈等。
主要著作除《老子》和《庄子》外,还有《管子》的《心术》《白心》《内业》等篇,汉初《淮南子》、晋人的《列子》以及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经法》以及《道原》《称》和《十六经》等。
道家有不同学派。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列出道家著作共37种,993篇。可以分为老子学派、杨朱学派、列子学派、黄老学派、庄子学派等。
一、道家的思想构成
老子(约前604 —约前531),与孔子(前551前 479 )生活在相同时期,是道家思想奠基者。战国人称他老聃。其籍贯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曾在洛阳做周王朝的史官。
据说老子西游出散关(或曰函谷关)时,应关尹(关令尹喜)请求,写下五千言《老子》,也就是《道德经》。
老子一生由史官和隐者这两段生活构成。
史官负责天道、礼法、记录历史等,所以老子拥有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广博知识。
隐士的经历使老子可以摆脱职业的束缚,以自由的心态反思现实社会。
丰富的知识、自由的思考,再加上动荡的社会,共同造就出《道德经》的深刻思想。
(1)以“道”为本体的宇宙观
老子曾作过多种解释,大致有三方面的含义:
①道为无形无象的无;
②道是普遍的法则;
③道为混成之物。
前两个含义体现出客观唯心主义意义,而后一个含义又表明唯物主义倾向。
老子的思想
(2)无为论(核心思想)
道的提出是为现实生活中的君主提供一种有效的统治方法。这种方法体现在无为的观念中。
无为是对道或君主的要求,统治者无为,百姓生活就自然。
①主张顺应自然;②主张无为而治;③主张实行愚民政策;④主张与人无争,不敢为天下先。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道家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