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法律的尊严》政治知识点梳理一、走近法律 (1)社会是由人集合而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社会生活中的规矩,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行为规则。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2)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种。这里要注意区别道德、纪律、规章等规则的不同。(3)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法律具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一是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二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三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在法律的三个特征中,要明确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1)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法律为人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同时,它还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我们享受权益,需要法律的保护。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结合身边的事例感受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二、法不可违 (1)我们维护自尊,培养自信,实现自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守规则,尤其不能违反法律。要做到不违法,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2)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根据其违反的法律,可以将它们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①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②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刑法的行为。(3)任何一类违法行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承担行政责任,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违反宪法的行为同样要受到追究。(4)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情节比较轻微,相对刑事违法行为而言,对社会危害性较小,因而称它们为一般违法行为。注意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认识到二者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1)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2)刑法的含义和作用: ①含义:刑法是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②作用: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3)犯罪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①含义:所谓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②基本特征: 第一,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第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第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牙巳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4)犯罪历来是国家法律打击的重点,犯罪分子终究要受到严厉的刑事处罚。(5)刑罚的含义及其分类①含义: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②分类
《感受法律的尊严》政治知识点梳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