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高师音乐技术理论课实施研究※
□王文韬
(温州大学音乐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激发学生的音乐审美需求,是实现音乐新课程标准基本价值目标之前提但是,通过跟踪调查
摘要: 。
发现,音乐新课程标准在近年的实施中,各级教育管理者及教师大都忽视了这一重要问题另外,
10 。
我差异大,符合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础音乐教育师资之培养,成为目前
、
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审美需求;创作实践;师资培养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0)04-0108-03
音乐新课程标准推行了近 10 年,但是通过跟踪调查发等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担负着培养基础音乐教育师
现,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育凸显出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资的重任。然而,在师资培养上存在以下问题:高等师范院
一,各级教育管理者及教师,忽视了激发学生音乐审美需求校的教育目标“概念模糊”②,教师追求以缩小与专业音乐
这一重要环节;二,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模糊,符合音乐新院校间的距离为目标③,为基础教育服务的观念尚不牢固④,
课程标准的基础音乐教育师资之培养相对困难。基于此,本按教师教育之培养目标在高等院校所进行的课程设置及教改
文结合高师音乐技术理论课的实施,拟通过音乐创作等实践力度微弱。于是就出现了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先生所描述的
教学,逐步实现激发学生音乐审美需求、培养符合新课程标情况:“师范院校的学生努力主攻钢琴、声乐及各种乐器的
准要求的基础音乐教育师资之目标。演奏技能,音乐院校的教育系学生则仅仅在原来基础上加开
了并没有真正切入音乐教育的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等课
一、关键:审美需求的激发
程”,“幼儿园教师教教唱歌,音乐师范学生猛攻乐器或歌
唱,音乐院校师范系的学生学点普通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
1999 年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①,之后,
素质教育成了统辖一切教育的目标总括,美育成为实施素质就是当前国家音乐教育的外观”[3]。笔者以为,新课程标准
从酝酿到出台,其针对性当与上述现象的存在相关就音乐
教育的重要目标。而音乐课作为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途径之。
新课程标准在不同地区之实施,引起过不少人的关注,本人
一,被列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
也参与了相关课题的调研⑤下面的表一与表二,是对新课
心”作为该学科的基本理念,写进 2001 年 7 月出台的音乐。
程实验区师生针对新课程内容之认同情况的调查⑥:
新课程标准之中,目的是“让学生领略音乐之美,培养音乐
表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认同情况(单位:次)
兴趣,发展他们的音乐能力”[1]。但,音响感知的能力并非
人人等同,一个没有音乐审美需求的人,即便他有很强的音
识谱视唱唱歌欣赏创作乐器常识
乐审美能力,也难产生音乐审美行为。而“从美的本源来
最喜欢的内容
看,人类最初不是为了审美的渴求,而是为了自身的被审美 14 28 22 2 4 2
渴求才去创造美的[2]笔者以为, 被审美的提出,使音
。”“”最不喜欢的内容 10 5 3 27 14 4
乐教育的美育意义具体化了。若音乐课能给学生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师音乐技术理论课实施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