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定向越野运动,首先必须学看地形图。 地形图(以下简称地图)则是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地貌、地物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投影图。 地形:是地貌和地物的总称。 地貌:是地表平坦起伏的自然状态。如山地、丘陵、平原等。 地物:是分布在地面上人工或自然的固定性物体。如江河、湖泊、道路、村庄等。 定向越野所用的地图是由地图比例尺、地物符号、地貌符号、指北方向线和图例注记五大要素组成。 (一)、地图比例尺 地图上某线段长与相应实地水平距离之比,叫地图比例尺。即: 地图比例尺=图上长:相应实地水平距离 例如,某幅地图的图上长1cm,相当于实地水平距离10000cm,则此幅地图的比例尺为1:10000。 1、地图比例尺的大小 地图比例尺的大小通常依比值大小来衡量,比值大,比例尺就大。如1:10000就大于1:15000。 图幅面积相等的地图,比例尺越大,其图幅所包括的实地范围就越小,图上显示的内容就越详细。如1:10000地图上的1平方厘米相当于实地10000平方米,1:100000地图上的1平方厘米相当于实地1000000平方米。 国际定联规定,定向越野一般采用1:15000比例尺地图,为适应特殊地形的需要,也可使用其它比例尺地图。根据我国的现有条件,以采用1:10000比例尺地图为宜。 2、地图比例尺的表示形式 定向越野地图上的比例尺,一般是用数字比式表示,如1:10000。个别地图除用数字比式表示外,还绘有图解比例 3、图上量读实地距离 (1)、用直尺量算:先用直尺量取图上两点长度,然后依据地图比例尺按公式计算。 计算公式为: 实地距离=图上长×比例尺分母 如在1:,则 实地水平距离=×10000=120(M) (2)、目估法:即先估计图上两点长度,尔后按公式计算。 定向越野时,一般是在运动中求实地距离,主要是采用目估法。图上距离越长,估计误差就越大,可以采用分段目估。 图上量取的距离,都是水平距离 ,而实地总是起伏不平的,实际距离往往大于水平距离。因此在计算实地距 离时,须将图上量得的距离加上适当的改正数。定向越野时通常是按地貌的起伏程度,依据经验数据改正(见表)。 地形种类 改正系数 微丘地 10%-15% 丘陵地 15%-20% 一般山地 20%-30% 计算公式为: 实地距离=水平距离+水平距离×改正系数 (二)、地物符号 地面上的各种地物在地图上是用符号表示的,地物符号由图形和颜色组成。 1、地物符号的分类 ①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轮廓符号)。实地面积较大的地物,如城镇、森林、湖泊、江河等,其符号图形的外部轮廓是按比例尺缩绘的,在地图上可以了解其分布形状,依比例尺量取相应的实地长、宽和面积,轮廓线的转折点可供运动员确定运动方向和站立点。图1 依比例尺符号-> ②半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线状符号)。实地的线状地物,如道路、沟渠、因此,电线、围墙等,这类地物符号的长度是按比例尺缩绘的,而宽度则不是。在地图上只能量取其长度,而不能量取宽度。线状地物的转弯点、交叉点同样可供运动员确定运动方向和站立点。 <- 图2 半依比例尺符号 ③不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点状符号)。实地面积很小而对定向越野运动有影响和有方位意义的独立地物,如窑、独立坟、独立树等,在地图上,长与宽都不能依比例尺表示,只能用规定的符号。符号的定位点(即实地地物在地图上的准确位置)规定见图3。 在定向越野运动中,独立地物比大面积地物和线状地物作用更大。因为不但位置准确,而且大多数独立地物突出地面、明显易找,有利于运动员在运动中进行图地对照,准确判定运动方向和确定站立点,准确判定检查点的实地位置。 <-图3 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符号及定位 2、地物符号的颜色 为了提高地图的表现能力,专用定向越野地图采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内容,一般原则是:蓝色表示水系;棕色表示地面起伏;绿色表示植被;其它内容用黑色。对于禁区或不可逾越的障碍还要用蓝、黄颜色或专门符号表示。 定向越野训练时,由于条件有限,一般使用单、双色(地貌等高线用棕色,其它均为黑色)地图以及单色复印图,或者使用经过修测的单色图。但这些单色地图层次感差,欠清晰,使用时,主要是从符号的形状、大小、走向以及组合规律区分符号性质。 图4 单色地图符号性质的区分-> ①等高线与小河沟符号的区分。等高线一般是互不相交的几条曲线组合而成,而且有一定的组合规律。而小河沟符号在起伏地段一般与等高线的合水线重合;上游终点有的与池塘符号相连,没有与池塘符号相连的线条越来越细;而且小河沟符号有的有分叉,上面大多有小桥、涵洞等符号;从原图复印出来的单色图,色度比等高线深。 ②等高线与大车路符号的区分。二者在关系位置上无规律,或相交,或平行。大车路一般都通过居民地。从原图复印出来的单色图,大车路符号色度比等高线深,
地形图识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