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理论教学大纲
(供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使用)
Ⅰ前言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诊断并处理女性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为妇女提供健康服务的学科,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孕产妇的护理、妇科疾病患者的护理、计划生育指导和妇女保健四部分内容。学习妇产科护理学目的在于学好理论知识和掌握基本技术,发挥护理特有职能,为患者提供缓解痛苦、促进康复的护理活动,为健康女性提供自我保健知识,预防疾病并维持女性健康状态。
本大纲适用于供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使用,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的掌握大纲,先将本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操作、评估、诊断、采取措施以及健康宣教的能力;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是章节中的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相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课程教学采用讲授、演示、讨论和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部分内容留给学生自学,启发学生思维,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76学时,理论64学时,见习12学时。
四教材:《妇产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郑修霞,3版,2002年11月。
Ⅱ正文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妇产科护理学的发展简史和当代妇产科护理发展趋势及《妇产科护理学》的内容、学习目的和方法,以便于学生系统地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临床实践打好基础。
二教学要求
(一)了解妇产科护理学发展简史。
(二)了解当代妇产科护理发展趋势。
(三)了解妇产科护理学的内容、学习目的及方法。
三教学内容
(一)妇产科护理学发展简史。
(二)当代妇产科护理发展趋势。
(三)妇产科护理学的内容、学习目的及方法。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及生理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的学习,了解内生殖器的生理功能、与生殖器相邻器官的关系、性调节激素对月经周期的影响,为下一步学习妇女妊娠、分娩及妇科疾病的护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女性内生殖器的功能。
(二)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
(三)熟悉与女性生殖器邻近的器官。
(四)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
三教学内容
(一)女性内生殖器的功能。
(二)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三)女性生殖器邻近的器官。
(四)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
第三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一教学目的
妊娠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极其协调的生理过程,通过对妊娠期母体变化、孕妇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妊娠期妇女营养指导及妊娠各期的诊断学习,突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为妊娠期妇女和家属作好围产保健和健康教育。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预产期的推算方法。
(二)掌握胎儿附属物的功能。
(三)掌握妊娠各期的诊断及相应的护理。
(四)熟悉妊娠期母体主要的生理及心理变化特征。
(五)熟悉受精、着床的定义。
(六)了解卵子受精、受精卵的输送、发育与着床的过程。
(七)了解胎儿附属物的形成。
(八)了解胎儿各时期发育特点及各系统的生理特点。
三教学内容
(一)妊娠生理。
(二)妊娠期母体变化。
(三)妊娠诊断。
(四)妊娠期营养。
(五)妊娠期管理。
(六)分娩准备。
第四章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熟悉影响分娩的因素及各因素对分娩的作用,了解分娩机制,掌握产程分期及产程各期的临床表现和观察护理,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正确判断分析产程,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分娩、足月产、早产、过期产的概念。
(二)掌握临产的诊断及各产程的分期。
(三)掌握产程各期的临床表现及观察护理。
(四)掌握产程图分析产程进展情况。
(五)熟悉影响分娩的因素及各因素对分娩影响的作用。
(六)了解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三教学内容
(一)影响分娩的因素。
(二)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三)正常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处理原则。
(四)各产程的护理。
(五)分娩期焦虑及疼痛妇女的护理(自学)。
第五章产褥期管理
一教学目的
在认识产褥期妇女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学习正常产褥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以及正常新生儿的护理,帮助家属做好新生儿日常生活护理,在为产褥期妇女实施整体护理的同时为家属提供正确的健康指导。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产褥期的定义。
(二)熟悉正常产褥的临床表现。
(三)熟悉产褥期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四)了解正常新生儿护理。
《妇产科护理学》理论教学大纲(护理本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