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主题名称:小班建构式课程轱辘轱辘
主题来源:小班建构式课程
时间:2007年X月X日—X月X日(第X周至第X周)
一、主题说明:
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三轮车都有轮子。轱辘轱辘的轮子滚动着、转动着,载着我们走向大千世界。还有滚个不停、转个不停的弹珠和陀螺……这些运动着的物体,给幼儿惊奇,引幼儿遐想,令幼儿着迷,引导幼儿获得了极大的情感满足,也积累了丰富的干行经验。
“轱辘轱辘,轱辘轱辘”。当我们用直观而又充满动感的象声词去表征运动着的物体时,这些物体便自然地而然地从纷繁的世界中凸现出来,成为有趣的、引人注目的“吸引物”。于是,学习者的注意力自然集中于此,学习的兴趣、欲望自然地与学习任务融合,师幼之间良好的、积极的互动自然形成——幼儿成为一位主动积极的学习者。
分析:在该主题下通过音乐、美术等各种艺术形态的表现“轱辘轱辘”,关键词是“圆”、“轮子”、“滚动”等等,从而体验游戏的乐趣,以及在体育游戏体验滚动感觉的过程中提高手腿动作的灵敏性与协调性等。
二、环境创设:
布置一出富有动感的,以汽车图案为主的墙面。
从旧画报上剪下一些会滚动的物体,粘贴在较大的展板上,形成“汽车画廊”,鼓励幼儿随时添加。
强面上张贴一些与教学活动有关的挂图以及幼儿美术作品。
在铅画纸上画好道路纵横交错的街景一角,粘贴在地面上,供幼儿玩具汽车。
在户外放置轮胎、拖拉玩具、皮球等会滚动的物体,供幼儿滚动,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行走能力和想象能力。
结合家庭教育,提供一定的资料。提供大小型号不同的玩具交通工具,图片。
三、家园共育:
带孩子到马路边观察来来往往的汽车、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等,感受轮子的作用。
与孩子一起制作陀螺或旋转拉线纽扣,观察转动的现象。
和孩子一起从旧画报或广告上剪下汽车图案,用纽扣做车轮,制作拼贴画。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引导孩子遵守交通规则。
开展一些亲子游戏,可参见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23—24页《人体轱辘辘》,第25-26《轱辘辘的游戏》。
四、活动区域提示:
名称
目标
指导要点
表演区
教学延伸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学习儿歌以及歌曲。
培养在别人面前表演的的自信心
提供“方向盘”红绿灯,模仿开汽车。
乘汽车。将椅子排成两列当汽车座位,幼儿可扮演司机、售票员和乘客,进行角色游戏。
放红绿灯道具,供幼儿使用。
《小老鼠上登台》。
科学区
在主动探索中认知发展得到提高。
通过制作橡皮泥来获得幼儿小肌肉群发展。
提供各种会滚动的玩具,让幼儿探索。
在橡皮泥上印制轮胎胎印,比较它们的不同。
提供各种橡皮泥,让幼儿制作各种形状的物体,了解哪些会滚,哪些不会滚
。
美术区
学习运用示意图的表识自制纸工作品。
,更进一步理解“滚动”的含义。
。将蘸满颜料的弹珠放在盒子里滚动,使其留下痕迹。
。按虚线所显示画出皮球或其他物体滚动的路线,参见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22页《小动物玩球》。
(见《纸工》第9页)。将图纸沿线折叠,让车子站立起来。
建筑区
发展幼儿动手脑的能力。
初步体验“合作”的快乐。
幼儿用大型积木搭建马路,或用积木及废旧纸盒搭建汽车坡道和隧道,让玩具汽车通过。
,看看怎样的房子牢固。
语言区
发展幼儿语言发展水平,初步学会复述故事。
能学会安静看书看图。
故事挂图;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11-12页《了不起的轮子》,第13-14页《轮子歌》,第17-20页《快乐轮胎》;录音带。
。
五、本主题主要教学活动表:
主题预设目标:
幼儿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来表现“轱辘轱辘”,如语言、音乐、美术等,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得到认知发展提高。
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名称
涉及的主要领域
健康
语言
科学
艺术
社会
体能
心理
开汽车
√
√
了不起轮子
√
√
√
轮子歌
√
√
快乐轮胎
√
√
√
汽车轱辘转呀转
√
√
安装汽车轮子
√
√
√
红灯绿灯眨眼睛
√
拖拉玩具来追我
√
√
人体轱辘辘
√
√
√
小老鼠上灯台
√
√
√
六、其他日常教学活动:
带领幼儿用积木在沙池里修建马路或盘山公路,并放上玩具汽车。
观察马路上各种各样的汽车,知道它们的名称及作用,了解红绿灯与汽车、行人的关系。
学唱歌曲《这是什么车》(附后)。
美术活动:小汽车(见《美术》第12页)。
美工活动:小赛车(见《纸工》第9页)。
数学活动:乘车(见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16页)。
注意幼儿
幼儿园小班建构式课程《轱辘轱辘》系列活动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