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学习过《东方之蛛》,对香港有所了解了。谈谈你所了解的香港。二、交流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学生从“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香港回归历程”、“香港被割让的历史”等,从而加深对香港的了解。三、品读课文 1、通读全文,全文写了几节,每节主要写了什么? 2、再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⑴抓住作者直抒胸臆的诗句体会情感:如,“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香港,香港,我们的心灵”;“然后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把那种激动、自豪的感情与热切之情溢于言表。教师适时的进行点拨。⑵联系所收集的资料理解诗句,体会情感: 教师播放自鸦片战争以来那一段屈辱的历史。多年的屈辱终于挥之而去,“使大海欢腾”的那种场面。让学生理解“使大海欢腾”的意思。四、指导学生朗读“三分诗,七分读”。结合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抑扬顿挫:注意节与节之间以及每一节之内诗词句间的停顿。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