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级管理故事之————自习课安静了江永初中李国清新学期开学不久,学校调整了作息时间,在每天上午、下午各安排出了一节用于学生自己完成当天作业或者复习预习当天课程的自习课。自习课原则上是老师不能到班级进行集体辅导的,所以多数时候教室里面只有学生在。我抽查了几节自习课,发现自习课纪律很不好,学生总是闹哄哄的。我多次强调自习纪律,也发动班级干部管理班级纪律,但是效果不明显。纪律得不到保证,自习课的预期目的没有达到。怎样才能让自习课的目的实现,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自习课上不吵闹呢?经过一番思考,我决定从观察他们吵闹的特点入手,发现他们为什么会吵闹,再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经过我对两节自习课“偷偷摸摸”的观察,发现学生在自习课的吵闹有这样几个特点:上课预备铃一响,学生能够迅速的回到教室,但是不能安静下来。几个班委的招呼声“xxx不要讲话了”此起彼伏,成了最大的吵闹声。部分学生边完成作业边与旁边同学聊天或者边做作业边唱歌。部分想安静完成作业的同学与讲话的同学发生矛盾冲突,引发出新的吵闹声。有个“小捣蛋”挑起与周边同学的讲话。在摸清这些情况后,和同事们相互交流讨论解决办法、在网络上找寻一些好的解决办法、再结合我自己的经验与班级的特征融会贯通,就开始有针对性的实施我的解决步骤了。我有信心自习课纪律在一周内会有改观。首先我决定以攻心开始。要学生们自习课安静,就必须让他们的心里意思到:安静对于自己学习、完成作业的重要性。我破例去占用了一节自英语单词20个,20分钟后课代表组织听写。这些单词都是刚学的。布置这一事情后我就离开了。中途我偷偷到教室外听了听,是比较吵闹的。听写结束后,我批改了单词,并做了记录,但没有对学生说什么。第二天,自20个单词,这些单词还是刚学的,并和昨天的没有重复。要求依然是20分钟后,课代表听写。唯一不同的是,我没有离开教室,并且严格要求自录。当天晚上的读报课,我拿着两份记录,来到教室,问同学们:“大家这两天都记了英语单词,感觉哪一次记得好呢?”大家都回答第二次记得好。我向同学们展出两份记录:第一天,全部记住的6人,只错了两个单词以内的4人,错了三个到十个的22人,错了十个以上的14人(我班共46人。);第二天,全部记住的20人,只错了两个单词以内的11人,错了三个到十个的14人,错了十个以上的1人。面对这个雄辩的事实,我请同学们分析原因。聪明的孩子们很快就找出来了:第一天边记边说话,教室闹哄哄的不能专心,第二天只记单词没有说话。我适时的告诉同学们,自习的时候,是需要安静的,安静的专心的完成一件事情,我们会取得好效果;但如果同时完成两件以上事情,或者环境不安静,我们的学习思考就要受影响,效果就比较差。通过这一方法,同学们接受了自习课需要安静这一观点。在接受了安静这一观点后,就有同学提出来了:老师,我控制不住自己想讲话啊,没有老师在,我自己做作业,我就想说话,想唱歌。我真是暗自高兴孩子们把自己的难点说出来。我立马趁热打铁说:“大家都不想在自习课讲话了,只是行为上控制不住,是不是?”大家回答:“是啊,就是的。”我说:“老师有好办法。”接下来我就开始从行为上进行了。针对特点一,自习课,学生在进教室后不能安静下来;而其他非自习课学生却基本能够安静下来。表面原因就是因为自习课没
自习课安静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