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做好当下——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九月四日晚上八点,我准时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一共上了四节课,每一节课的主题都不相同,它们分别是:爱国、勇敢、团结、自强。每一节课的主题虽然不同,但是它们都是通过由抗战老兵或者是曾经目睹过那段经历的老人,来讲述英雄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的。通过一段段讲述,抗战那段历史逐渐在我的脑子里呈现出来。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第一节课,由九十三岁的秦怡奶奶给我们讲述的《国歌》的创作背后的故事。通过奶奶的讲述,我知道了国歌是由田汉、聂耳在抗战时期创作出来的。当时条件非常差,聂耳连钢琴都没有,他创作出来后,都是由秦怡奶奶的丈夫金焰先生来唱,然后再修改,国歌就是这样一句一句地创作出来的。通过秦怡奶奶的讲述,我知道了,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歌词并不是编出来的,而是在战斗时做出来的。1933年3月11日,敌人进攻古北口长城防线,我们的战士就是在用鲜血筑成保家卫国的长城,正如歌词中写唱道的“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我们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在牺牲时年仅31岁,她在临刑前给自己仅7岁的儿子宁儿留下一封遗书。她写道“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赵一曼作为一个母亲,从这封信中可以感受到她对自己孩子的爱恋,可是她已经没有机会了,她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但是她却一点也不为自己的生命感到惋惜,她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开学第一课,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故事,让我又一次感受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纪念战争是为了呼唤和平,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该自立自强,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铭记历史 做好当下——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