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贷调查状况前沿在我国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时期,作为农业大国,农村金融市场改革和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三农”问题事关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也事关全局发展。在“三农”问题中,农村金融已成为最为迫切的一个方面。如何进一步发挥金融在经济领域中的核心作用,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帮助农民致富,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融资需求矛盾,是当前社会各界尤其是各级金融部门值得深思和探讨的课题。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发展,相继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脚步,“三农”渴望金融服务,农村信贷市场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加强农村信贷以成为农村金融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新农村的一项重要措施。一、调查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2010年2月2—7日,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本人深入马尾区亭江镇闽安村,对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其中的个别村民采取了一对一访谈形式。(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以书面问卷的形式,以家庭为单位,采取入户问卷调查为主,街头单面访谈为辅,其中,深入农户家庭30,随机访谈10人,以较客观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二、调查结果与分析(一)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发出30份问卷,回收30份,有效问卷30份,回收率100%,问卷容量为30。根据问卷显示的我村村民的贷款情况,随机访谈10人,其中3人访谈无效,7人提供的信息对问卷所设置的问题进行了补充。调查发现,大多数的村民信贷需求强烈,在贷款额度需求中,二十万以上的占,十万到二十万的占,一到十万的占,一万以下的占,这是我村与其他村的明显不同,国内很多农村的贷款属于小额贷款,而我村与之相比,多是巨额贷款。97%的村民选择向亲戚朋友借,83%的村民用钱时会通过民间私人利息借款,即民间借款,%的村民采用农村信用社贷款,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需求也发生着一些变化,农户非农收入的比重的增加使得非农就业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替代,通过借贷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受挫,经过调查研究显示,村民贷款来的钱用于出国费用占80%,这与我村的出国热有很大的关系,我村是典型的华侨村,%贷款的钱用于农业生产,%的用于购买房子和其他费用。在访谈过程中,我了解到有些村民对正规的金融机构贷款甚为陌生,更愿意投向民间非正规金融机构,例如民间标会,私人利息借款等融资形式。(二),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借贷业务制度等影响制约着正规金融机构借贷的发展。目前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单一,难以满足农村逐渐多元化的经济需求,经过调查,我村金融组织体系主要有农行,农村信用社以及邮政储蓄金融机构,但是在农村,这些银行业务范围变得狭窄,很多都只是简单的存贷款业务,产品相对匮乏。在农村,只有农村信用社活跃在信贷市场上,成为了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但是,由于农民教育水平普遍不高,繁杂的贷款手续制约着农民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农村生活水平,经济落后的现实,使得农民没有可以用来做担保和抵押,民间借贷发展活跃,由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供给不能满足我村村民巨大需求,资金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使农村民间借贷行为及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必然的趋势。问卷调查调查显示,%的村民采用农村信用社贷款,97%的村民选择向亲戚朋友借,83%的村民用钱时会通过即民间借款渠道,比如标
[历史学]毛邓三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