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效果分析-最终版.doc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银行学论文
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发展及其政策效果分析

内容摘要
自1984年我国开始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完善,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三大法宝”之一,在货币政策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自2004年我国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
后,%的存款准备金率,与此同时我国宏观经济快速发展,伴随着连年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储备大量增加、投资过热以及资产价格不断上升,我国宏观经济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为对冲流动性过剩防止经济过热,人民银行不断使用存款准备金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整货币供应量。尤其在2007和2008年史无前例地对存款准备金率分别微调10次和5次,使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达到历史新高17%。2009至今,央行又多次调高准备金率,目前我国存款准备金率以达21%。存款准备金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在我国的频繁使用,与我国特殊国情有关。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号称“货币政策的猛药”的存款准备金政策是否应该使用及其效果褒贬不一。本文将系统地分析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历史发展、特点以及频繁使用的政策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目前存款准备金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针对这些问题给出合理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货币政策
目录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3
国内关于存款准备金政策研究成果……………………………………3
国内关于存款准备金政策研究成果……………………………………5
存款准备金政策概述…………………………………………………………5
存款准备金政策涵义……………………………………………………5
存款准备金政策作用……………………………………………………6
存款准备金政策与再贴现、公开市场政策简单比较…………………7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历史沿袭和政策效果…………………………………7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历史发展…………………………………………7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特点………………………………………………8
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实施效果…………………………………………9
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存在的问题及改善途径………………………………9
我国准备金制度缺陷……………………………………………………9
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存在的问题………………………………………11
提升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效果的几点建议……………………………12
结论……………………………………………………………………………12
参考文献………………………………………………………………………12
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发展及其政策效果分析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一)、国内关于存款准备金政策研究成果
1、卢庆杰,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分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第一期。作者在该文中指出,调整准备金比率并不是流动性管理的有效手段。在商业银行并不持有大规模的超额储备的条件下, 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会使商业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减小, 结果造成利率的提高, 而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是不确定的。短期内, 尽管有高的储备率, 基础货币有可能扩张, 但对银行而言, 不可能将资产负债表迅速调整。为了能够履行更高的储备要求, 中央银行将不得不向银行体系提供必要的流动性资金, 在短期内增加了基础货币。作者通过深入细致分析,得出准备金付息降低了该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政策的效果。
2、崔健,柳欣,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机理及有效性研究,统计与决策2009第6期。作者通过对存款准备金数量与货币供给量、贷款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我国存款准备金数量和货币存量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因此央行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不能抑制贷款和货币供给量的快速增长。
3、谭速,党印,流动性过剩背景下货币工具的有效性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视角,2007。作者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到:间接信用工具效果优于直接信用管制手段,但远不及三大法宝有效。三大法宝中存款准备金政策效果最佳,再贴现政策效果最不显著。
4、关于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的研究。魏永芬(2006)认为,对存款准备金支付适当的利息,有利于中央银行的货币与利率调控[12]。朱恩涛(2007)认为,对准备金付息及付息利率的确定和调整是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我国转型期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而且可以将准备金付息制度打造成更为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5、对超额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付息的管理研究,魏永芬(2006)认为,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超额准备金利率成为货币市场利率的底线,对于防止利率过度“低调”具有其它工具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6、关于存款准备金的计提方式的研究。郑振龙(2000)认为,应逐渐削

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效果分析-最终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00610886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