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莎菲女士的日记.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专题七现代女性作家的小说一、女性文学的发生和演变女性解放思潮:变法维新运动、外来思潮1905年8月20日《北京女报》的创刊是中国北方地区最早的妇女报,而且是当时全国唯一的妇女日报。女性意识觉醒的最初一步是女性对自身处境的控诉,还她们没有止于控诉,还表达了新女性对爱情的勇敢追求和由此引发的情感困惑。由思考自己的命运到关注人类命运、思考人性弱点,现代女性文学于不同发展阶段贡献了不同的创作成果。女性文学初兴期创作的基本特点(1)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体意识(2)以女性生活为取材重点,着力表现女性命运和情感(3)艺术表现上善于采用强烈的主观抒情和细腻的心理刻画等方式(4)艺术上以阴柔之美为主调,同时也不乏阳刚气度此期女性创作尽管在整体上勇于否定封建父权夫权以及现代消费文化对女性的伤害,但一些时候仍然不敢正视异己力量,以致在自我精神世界的抚惜中放弃了深入一步的理性追问,显现出女性文学初兴期创作精神怯弱的一面;一些女作家不能艺术地提炼情感素材、理性地审视表现对象,部分作品一定程度上流于宣泄,在艺术方面留下了比较明显的缺憾。二、冰心、冯沅君、庐隐、凌叔华等的小说|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1918年入北京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于1919年8月在《晨报》上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后者第一次使用了“冰心”这个笔名。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她这一时期的作品多围绕母爱、童真和大自然三大主题,构筑冰心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1923年,冰心以优异成绩取得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冰心关于妇女教育问题的代表作品是《两个家庭》。1923年冰心在燕京大学毕业时获金钥匙奖冯沅君(1900~1974)河南唐河县人,原名冯恭兰、冯淑兰,笔名淦女士、沅君等。与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和地质学家冯景兰为同胞兄妹。《隔绝》、《旅行》、《隔绝之后》五四文学婚恋题材的重要作品。1917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学习,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做研究生。1923年开始小说创作。1925年研究生毕业。先后在金陵大学、中法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1932年入法国巴黎大学学习,1935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在河北女子师范学院、武汉大学、东北大学等校任教。1949年起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冯沅君的创作倾向(1)主要描写“情人的爱”与“母亲的爱”之间的冲突;(2)批判封建节烈观对女性的残害;(3)在两性关系中以灵的结合睥睨(pìnì)肉体的欲望。冯沅君手迹庐隐(1898~1934)原名黄淑仪,又名黄英,福建闽侯人。笔名庐隐、隐、露沙、云音、冷鸥等,著有《海滨故人》、《灵海潮汐》等作品集。1919年秋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2年末到1923年,连续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和《海滨故人》,奠定了她在五四新文学中的地位。多采用日记和书信体,语言灵活自然,便于抒发内心情感。庐隐创作的主要内容(1)抒写现代女性的精神痛苦(2)探索女性同性情谊(3)批判封建男权(4)关注社会现实《海滨故人》封面

莎菲女士的日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kuilian1
  • 文件大小2.76 MB
  • 时间2019-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