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心什么是“责任心”?“责任心”实际上就是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对子女的“责任心”就是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成功或者幸福,从现在开始就抓教育、抓培养,并努力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这就是为人父母的“责任心”。为人丈夫、妻子的“责任心”,就是希望对方幸福,并为了对方的幸福而不断努力,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就是夫妻之间的“责任心”。无疑,这些“责任心”都和我们自己息息相关,很多人也自认为具有这样的“责任心”,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事。但是,当我们认为某件事情不是自己的事情的时候,还能时刻保持自己的“责任心”吗?在职场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那样的抱怨,不是抱怨工作累,就是抱怨报酬少。试问,你在为子女辅导功课的时候,常常要到深夜,你喊过累吗?你在为你心爱的老婆或老公做饭的时候,性他们要过报酬吗?这就是工作中的“责任心”问题。一个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情的人,一个对工作热忱、积极的人,无论他所从事的是什么工作,都会不会抱怨;也只有对工作始终保持“责任心”的人才能把工作做好。1920年的一天,美国一位12岁的小男孩正与他的伙伴们玩足球,一不小心,小男孩将足球踢到了邻近一户人家的窗户上,一块窗玻璃被击碎了。一位老人立即从屋里跑出来,勃然大怒,大声责问是谁干的。伙伴们纷纷逃跑了,小男孩却走到老人跟前,低着头向老人认错,并请求老人宽恕。然而,老人却十分固执,小男孩委屈地哭了。最后,老人同意小男孩回家拿钱赔偿。回到家,闯了祸的小男孩怯生生地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父亲。父亲并没有因为其年龄还小而开恩,却是板着脸沉思着一言不发。坐在一旁的母亲总是为儿子说情,开导着父亲。过了不知多久,父亲才冷冰冰的说道:“家里虽然有钱,但是他闯的祸,就应该由他自己对过失行为负责。”停了一下,父亲还是掏出了钱,严肃地对小男孩说:“这15美元我暂时借给你赔人家,不过,你必须想法还给我。”小男孩从父亲手中接过钱,飞快跑过去赔给了老人。从此,小男孩一边刻苦读
[思想汇报]爱岗敬业思想汇报——责任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