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霉菌毒素简介一:玉米及其副产物DDGS中的霉菌含量和毒素玉米霉菌种类和含量玉米是我国传统的大宗农产品,其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在国际上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玉米的生产和贮存过程中,由于不当的生产方式和环境条件,导致霉菌在玉米中污染和繁殖。玉米中大量霉菌的存在,结果显示(表1),严重影响了玉米的品质,同时由于霉菌产生的多种真菌毒素对人类健康带来直接和潜在的危害。玉米是饲料和养殖业主要大宗原料,我国玉米主要产地在北方地区,如山东、河南、山西、内蒙和东三省等。不同地区,同一季节收获的玉米所带菌属有较大差别,同一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年份的玉米所带菌属也不一样。玉米受霉菌感染的程度也与玉米的成熟度、玉米粒的完整度等有较大关系,成熟度差及破损粒较多的玉米易受霉菌的侵染。有人对筛出的玉米破碎粒和整粒谷物中串珠镰孢菌B1毒素的含量研究表明,碎粒及其它谷物废料中的霉菌毒素是整粒谷物的30-500倍。这主要是因为整粒谷物有起保护作用的外层果皮。所以饲料厂和养殖场对玉米的选择要建立严格的检测指标(主要有水分、容重、霉变、胚变、破碎度、杂质和虫蛀等指标)。玉米副产物主要有DDGS、DDG、玉米蛋白粉、玉米蛋白饲料、玉米胚芽粕等。这些副产物在美国和欧洲能够被很好的利用,且使用价值很高。但在国内,由于我们的玉米在收获和储存过程中感染较多的霉菌,这些被感染的玉米大多被用来生产玉米副产物,且由于霉菌产生的霉菌毒素化学性质较稳定,不受玉米加工过程的影响,这些霉菌毒素大多存留在玉米副产物中,甚至被浓缩,含量是普通玉米的三倍以上。粮食在收获期间遭受连阴雨天气,很容易产生霉变。霉变后的粮食如小麦、玉米、花生、大麦、大豆等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有毒有害物质。霉菌对玉米的污染途径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玉米本身传带。寄附在玉米种子上的霉菌,常随播种而传至田间,成为玉米霉害的来源,重新导致作物带菌,而这种带菌的玉米在收获后,又从田间回到仓库。二是自然媒介的传播。霉菌孢子广泛存在于空气之中,植物从生长到收获、储藏,与各种自然物广泛接触,霉菌可随气流、雨水、尘埃、以及昆虫等有害动物传播到玉米上来。三是储藏环境的感染。粮库、堆栈的内外环境,常存在一个相对平衡的霉菌区系,常常造成谷物的感染。玉米霉菌毒素种类及危害一览表霉菌毒素类别病名中毒动物发病特征主要产毒菌黄曲霉毒素aflatoxin黄曲霉毒素中毒各种家畜家禽靶器官是肝脏,动物以肝脂肪变性,全身性出血,消化机能障碍和神经系统紊乱为特征黄曲霉寄生曲霉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棕曲霉毒素中毒、霉菌毒素性肾病猪、牛、禽、马肾脏是第一靶器官,以肾小管变性和机能损伤为特征。慢性型以剧渴和多尿为两大主要症状赭曲霉蜂蜜曲霉佩特曲霉菌核曲霉硫色曲霉T-2毒素T-2toxinT-2毒素中毒症与人类食物中毒性白细胞缺乏症(ATA)有关猪、牛、禽以拒食、呕吐及内脏广泛出血为特征三线镰刀菌似枝孢镰刀菌梨孢镰刀菌呕吐毒素vomitoxin)呕吐综合征猪和其他以拒食、呕吐、肠炎为特征禾谷镰刀菌粉红镰刀菌雪腐镰刀菌表球镰刀菌烟曲霉素(femagillin)曲霉菌毒素中毒小鼠痉挛烟曲霉岛青霉毒素(islanditoxin)岛青霉素类中毒小鼠、大鼠以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障碍为主,伴发肝昏迷岛青霉、皱褶青霉、黄绿青霉、橘青霉串珠镰刀菌毒素(moniliformin)
玉米霉菌毒素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