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疾病概述谷物和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发生霉菌毒素是谷物或饲料中霉菌生长产生的次级代谢物, 它们是由与各种植物和环境因素相关的应激反应或霉菌生长条件的改变造成的。兽医遇到的大多数霉菌毒素问题涉及饲料谷物(如: 玉米、小麦、高粱、棉籽)。霉菌生长需要易于获得的碳水化合物( 由谷物提供)、充足的水分、氧气和适宜的温度( 通常为 12~ 25℃; Wilso n和 Abramson , 1992) 。植物或霉菌应激因素(如: 干旱、环境温度过高、虫害、收割时的机械损伤、植物活力降低) 使作物植株易受产生霉菌毒素的有毒霉菌的感染(Richard 和 Cole , 1989 ; Ominski 等, 1994) 。环境和植物应激因素有时被植物病理学家用于预测霉菌感染和霉菌毒素的产生。虽然霉菌与霉菌毒素形成有关, 但不能使用简单的肉眼观察和谷物或饲料的培养检测确定其对动物的安全性。许多产生毒素的霉菌品系可以在谷物中不产生霉菌毒素, 因此孢子计数或霉菌生长程度与霉菌毒素存在之间的关联很少。相反, 饲料中未检出霉菌孢子并不意味饲料中不存在霉菌毒素, 因为碾磨过程由于高温、高压的作用, 霉菌总数可能会减少以至霉菌生长不明显。然而, 常见的霉菌毒素能耐受杀死霉菌的高温, 所以霉菌毒素可能会持续存留于未受霉菌孢子污染的饲料中(Osweiler 等, 1985) 。公认的两大类霉菌为田间霉菌和仓库霉菌(Christensen 和 Kaufmann , 1965 ; Wilson 和 Abramson , 1992) 。在收割前的作物中有田间霉菌生长。镰孢霉( Fusarium spp ) 被认为是常见霉菌毒素的一种来源,它们生长需要较高的相对湿度(> 70%) 和作物含水量(> 23%) 。田间霉菌经常引起胚珠死亡, 种子或核仁皱缩, 胚虚弱或死亡。表示这种效应程度的术语叫&34; 风化&34; 。由于谷物贮藏期采取防止腐败的措施,因此不存在田间霉菌生长所需的条件, 所以田间霉菌在收获后生长得很差, 如果干燥的谷物受潮, 在贮藏期田间霉菌也不会再生长,也不产生毒素(Christensen 和 Kaufmann , 1965) 。仓库霉菌包括曲霉属( Aspergillus) 和青霉属(Penicillium ) ,它们产生的几种霉菌毒素对养猪业具有重要影响。这些霉菌甚至在湿度为 14 %~ 18 %和温度为 10~ 50℃条件下也可生长并产生霉菌毒素。黄曲霉菌( Aspergillus flavus ), 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仓库霉菌, 经常在收获前的作物中产生高浓度的黄曲霉毒素。霉菌毒素是偶尔发生的,具有季节性和地区性(Pier , 1981) 。某些地区被认为是某些特定霉菌毒素的高发区。然而, 早霜、干旱和虫害等当地条件严重地影响着霉菌毒素产生的地区性。另外, 谷物和饲料产品的长途运输, 以及混合和运输对谷物造成的损伤, 和不适宜的贮藏等等,均可使地区间的差异变得不明显。环境和管理条件可影响霉菌毒素的产生和动物接触霉菌毒素。过筛过程可使谷物受损或破碎并出现轻质谷粒, 在上述谷物中霉菌毒素浓度较高。过筛物用于饲喂农场动物或在收割季节当地出售,接触高浓度霉菌毒素的机会将会增长。如果谷物生产者同时也喂养仔猪, 在收割季节可能给母猪短期饲喂劣质谷物。贮藏于稍高于最适温度的谷物, 可继续
霉菌毒素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