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选矿厂二期工程建设收尾年,众多技术改造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新设备的运行仍达不到理想状态,于是各项技改的构思不断涌现、实施、发挥作用。一项项技改工作在生产实践中产生,又促进了生产的顺行。小试牛刀,提速增产选矿厂2011年生产任务繁重,要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实现提产增效目标首先必须提高原矿运输能力。选矿厂7号皮带属于单线运输设备,在打动小车时,需要停止原矿输送,严重影响了原矿的输送能力,选矿厂技术人员经过技术改造,在5系列矿仓之间增设矿板,经过试验,效果良好,实现了不停止原矿输送的条件下直接打动小车,极大的提高了运输能力。选矿厂当即推广这一成果,完成了1、2、3、4系列改造,极大的提高了原矿运输能力,为提产增效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多管齐下,平衡用水此项技改的顺利完成,极大地鼓舞了员工的士气。在选厂内部,平衡主厂房用水的技改工程又提上了日程。选矿厂再磨流程投入使用后,新增14台细筛、6台弱磁机,4台强磁机,用水量加大,只有平衡生产用水,才能保证生产的顺畅。对此,选矿厂领导、相关技术人员根据生产实际,连续深入生产现场调查分析、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制定出一套解决方案:设计制作泵池,收集所有磨机、稀油站、强磁等各处冷却水,输送至净水池,不但增加了净水池补水,还能减少进入1段中矿45的矿浆量,减少清水进入1段中矿45,优化了工艺选别条件。为解决环水能力不足的问题,选矿厂又设计增加了环水2#泵,并更换了大泵及配套配电柜和管线、将井下水管延长至净环水管,使井下水对井下水池和净环水池可以直接供水;安装了S3水管,在供水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引进大冶水库的水作为补充,避免了因缺水带来的生产问题;对¢53溢流管进行改造,在池壁另开一条溢流管进入净环水池,解决了刚开车时供水不足的问题。 杜绝浪费,提产增效解决了主厂房的用水问题,为生产的顺行提供了基础。选矿厂将下一步的工作聚焦在“增加精矿量,减少尾矿流失”上面。经过大量的考察分析和实验论证,选矿厂将造成精矿流失的每个点都一一找出,并及时提出改造方案,及时杜绝了精矿的流失浪费,增加了精矿量,促进了选矿厂全年计划生产任务的提前完成。经考察分析,细筛和弱磁Ⅴ投入使用后,给入过滤机的矿浆量大幅增加,导致过滤机溢流较大,带走较多的精矿。原设计将一部分溢流排至3#地坑泵打到中矿1段45的方案在实践中造成精矿损失,又增加进入中矿1段45的体积量。针对这一情况,选矿厂设计增加单独管道将溢流引至1#、2#地坑泵,打到单筒磁选机选别回收,即增加了精矿量又减少进入了1段中矿45矿浆量,一举两得;经技术科试验分析,弱磁Ⅲ磁尾全铁含量为35%左右,矿浆量约为200立,为减少1段中矿45浓缩机体积量
选矿厂小技改做出大文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