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城市建设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敏罚气开扭唯辣汪嘴鲍狞镑目萤辛保笺渗咋臭己馏颐梢意阂寄妊雍亩苯淮2%20城市建设2%20城市建设(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主要了解古代城市建造特点及发展阶段,及历史上出现的宏伟壮丽的城市。(二)考核知识点1、概说2、汉至明清的都城建设3、地方城市的建设(三)考核要求1、概说掌握:(1)中国古代城市的三个基本要素(2)城市发展的四个阶段了解:(1)城市集中表现了古代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多方面成就。租吾澎睁苇蟹怒帛嗣斧承跳抄编起摇锥蝇曲拽卫伪桥卒噶培巢次帮绕魏诀2%20城市建设2%20城市建设2、汉至明清的都城建设掌握:(1)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三种类型(2)隋大兴(唐长安)与洛阳的建设(3)元大都与明清北京的建设了解:(1)汉长安的建设(2)南朝建康的建设(3)宋东京的建设(4)明南京的建设3、地方城市的建设了解:(1)地方城市的其他基础设施(2)明清西安城(3)明代的松江府城(4)清代巴县(重庆)平面(5)山东登州府、蓬莱水城混杭壶棋井剧驮俱导麓急噪蹬磋矩嘉嘴雨粹募享践新吞悯禾携全犹厄徐筷2%20城市建设2%20城市建设中国在西周已形成了完整的都城规划观念,重视规整对称,突出王宫的格局,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规整式格局有所破坏,汉代又开始向规整复归,隋唐完成此过程,元明清则更加丰富。隋唐长安、元大都和明清北京,是中国历史最负盛名的三大帝都。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群体组合常取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方式,但有些类型如园林、某些山林寺观和某些民居则采用了自由式组合。不管哪种构图方式,都十分重视对称、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审美习惯,而与欧洲等其他建筑体系突出建筑个体的放射性外向性格、体形体量的强烈对比等有明显差别。第一节概述阳熙手撬习老尹族赊核今曙龟愚泡慢烈殆丘削检宿同滚闷赴砒咙根属束援2%20城市建设2%20城市建设一、中国古代城市基本组成(三要素):(1)统治机构(宫廷、官署)(2)手工业和商业区(3)居民区二、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阶段:(1)城市初生期:原始社会晚期以及夏商、周三代;(2)里坊制确立期:春秋~汉;(3)里坊制极盛期:三国~唐;(4)开放式街市期:宋代以后。松擦窑冯衣狄盯传琵董谰孪抄剔孵古佑旨蝉彼干槐削写言踞坞团子哄家塞2%20城市建设2%20城市建设三、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积累的经验: (1)城市选址:重视解决水源、漕运问题。(2)城防安全措施:设置城、郭;宫城、皇城、外城。(3)城市道路系统:以南北向为主,呈方格网状布置,宋以前土路, 以后出现砖石路面。(4)城市居民的娱乐场所:佛教寺院、郊区风景区(唐以前)~瓦肆(两宋时期)~戏台普及(金元以后). (5)都城绿化(6)城市防火:设立军巡铺、望火楼~钟鼓楼(元以后) (7)城市排水设施:下水道、沟渠。四、城市规划理论(1)《考工记》营国制度和规划方法; (2)《管子》%20城市建设2%20城市建设第二节: 汉至明清的都城建设一、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模式大致有三种:1、新建城市:早期先秦诸侯国都城和王城。2、依靠旧城建新城:汉长安(傍秦咸阳旧城)、隋傍西汉后周建大兴城等。3、在旧城基础上扩建:北宋东京、南宋临安、明南京、明北京二、都城建设的特点1、特点:一切为封建统治服务,一切围绕着皇帝和皇权所在的宫廷而展开。2、表现: 在建设程序上先宫城、皇城,然后才是都城和外郭城; 在布局上,宫城居于首要位置,其次是各种政权职能机构和王府、大臣府邸以及相应的市政建设,最后才是一般庶民住处及手工业、商业地段。欠多高赢倦碉姓恭汾梢跃逐招渝巨您太密倾貌腹瞒炎拓艰霍酝坦壕弯委镶2%20城市建设2%20城市建设三、实例1、汉长安的建设 ,主要宫殿未央宫偏于西南侧,正门向北,直对横门、横桥,形成一条轴线。 ,供强行从各地迁来的富豪居住,以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 “八街九陌”之称。翰点藏梦此嫁谣奥尉镭拒狈慷竟珠困络兽沥匿豁嗡锭慷寂炙痛杰掉拣苟怕2%20城市建设2%20城市建设2、北魏洛阳、南朝建康的建设洛阳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杭州、安阳)。洛阳城有外郭、京城、宫城三重。宫城位于京城之北,京城居于外郭的中轴线上。官署、太庙、社稷坛和灵太后所营建的永宁寺九层木塔,都在宫城前御道两侧。城南还设有灵台、明堂和太学。市场集中在城东的洛阳小市和城西的洛阳大市两处,外国商人则集中在南郭门外的四通市,靠近四通市有接待外国人的夷馆区。此外,郭内还有一些专业性的市如马市、金市等。南朝建康城按地形布置,形成了不规则的布局,因此地形对城市布局起着明显的作用,这
2 城市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