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国2006 年宏观经济展望和政策建议.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国2006年宏观经济展望和政策建议
林毅夫
2005年中国经济的表现令人难忘。政府以坚定的决心,积极而稳妥地推进国有商业银行、人民币汇率、股权分置、财政税收等多个领域的改革,还冷静应对了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和贸易摩擦,使外贸出口总量继续快速增长。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对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尚且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进行了认真反思,收入分配差距、医疗、教育、养老保障、环境资源、经济增长方式、政府职能定位等问题,成为决策界、学术界和公众讨论的热点。在此基础上,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再一次强调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突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加强自主创新这两个亮点;这标志着中国经济将向着更加协调、更加注重速度与质量、公平与效率统一方向继续发展。
从宏观经济来讲,经过2004年的宏观调控,2005年中稳而快速的增长,%;同时出现了既无通货膨胀又无通货紧缩的理想状况,这是从1998年以来中国经济宏观运行最好的一年。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展望2006年的宏观经济,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通货紧缩可能再度出现
我国从1998年开始的那一轮通货紧缩背后的原因是生产能力全面过剩,2003、2004、2005年我国经济从物价指数来看走出了通缩,但这只是源于粮食价格上涨带动了食品、饮料价格上涨,房地产、汽车、建材等少数几个部门的投资过热导致建材、能源价格上涨的表面结果。实际上,绝大多数工业制造业部门的价格指数依旧延续着1998年以来的下跌趋势,表明着绝大多数部门生产能力过剩的困境并未消除。
在我国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下,2004年农业大丰收,粮食产量增加了770亿斤,单年增产幅度创历史新高,估计2005年粮食再增产291亿斤,总产可达9600亿斤。连续两年的粮食大幅增产,可预计2006年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和饮料的价格将稳中趋跌。而当宏观调控取得成效,投资增长的幅度放缓,过去因为投资过热所导致的建材、能源价格的上涨诱因消失,并且由前期过热投资产生将逐渐转变成生产能力,加上原来绝大多数制造业部门已经生产能力过剩,造成通货紧缩的生产能力全面过剩将会再度出现。其实,商业部在2005年8月发布的《600种主要消费品和300种主要生产资料商品供求调查报告》中已发现,
2005年下半年600种消费品中,%的商品供过于求,一些生产资料过剩的状态也已经开始出现,钢铁、水泥、电解铝的产品价格下跌,库存大幅增加,电力过剩也可能在2006年出现。可以预期,2006年国民经济将会在过冷和通缩的阴影下徘徊。
通货紧缩下经济仍会高速增长
国外只要出现通货紧缩,国民经济一般会非常疲软,我国经济则有可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最主要的原因是通货紧缩的形成机制不一样。国外的通货紧缩通常是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导致财富减少,并引发了消费需求下降,生产能力过剩,进而投资下降。在消费和投资双双下降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必然出现停滞。
然而在我国,不论是1998年开始出现的那一场,还是今年可能出现的这一次通货紧缩都不是因为泡沫经济破灭的结果,而是因为前期投资过热,生产能力增加的幅度比需求增加的幅度更快,造成产能全面过剩,进而价格水平下降。由于在我国出现的通货紧缩中没有财富效应,消费需求增长的幅度

我国2006 年宏观经济展望和政策建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