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歌剧《伤逝》中子君咏叹调的唱段分析.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歌剧《伤逝》中子君咏叹调的唱段分析【摘要】:《伤逝》原是鲁迅先生于1925年新文化运动时期所创作出的一部文学作品。在1981年鲁迅先生诞辰100周年之时,为纪念鲁迅先生,施光南将小说《伤逝》改编为一部同名歌剧。歌剧剧本的创作忠实于原著,用叙事加抒情的笔调,描绘了在20世纪20年代初,涓生与子君为爱而勇敢的与封建传统作斗争并赢得爱情胜利。但最终由于相爱简单相处难以及他们当时所处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故事最终以子君死亡,涓生愧悔的悲剧收场。本文通过阅读参考文献,研读鲁迅的《伤逝》及其他小说,网上搜集相关资料等方法,重点分析了歌剧《伤逝》中子君的咏叹调及子君这个人物形象。全文从四部分加以论述:第一介绍歌剧《伤逝》的创作背景;第二对歌剧音乐人物形象的分析;第三针对子君咏叹调的唱段分析;第四结语。以歌剧《伤逝》中子君经典唱段《一抹夕阳》、《风萧瑟》、《不幸的人生》三首作品进行人物,音乐及演唱的分析,塑造音乐中子君形象的框架,为更细致的诠释子君唱段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也帮助我们提供了解作品和演唱相关知识,并培养歌唱者更深层地体会这些作品的潜在魅力。歌剧《伤逝》的创作是在20世纪80年代,这个时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很多东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歌剧也不例外,此时的歌剧创作,较之以往有很大的创新,歌剧《伤逝》拉开了我国抒情歌剧的序幕,在我国歌剧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歌剧《伤逝》施光南子君咏叹调【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目录】:中文摘要6-7ABSTRACT7-8引言8-9第一章歌剧《伤逝》的创作背景及音乐特点

歌剧《伤逝》中子君咏叹调的唱段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62357237
  • 文件大小56 KB
  • 时间2019-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