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十章住宅消费与住房制度.ppt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十章住宅消费和住房制度
第一节住宅、住宅消费与住房制度
一、住宅的功能
(一)住宅的生活资料功能
(二)住宅的发展资料功能
(三)住宅的社交功能
(四)住宅的资产功能
(五)住宅的文化艺术功能
二、住宅消费的性质和特点
(一)住宅消费的含义
住宅消费就是居民及其家庭在居住生活中消费住宅的行为,即住宅功能的发挥和实现。
(二)住宅消费的性质
1、住宅消费既是住宅再生产过程的出发点,又是其归宿点。
2、住宅消费是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构成部分。
(三)住宅消费的特点
1、住宅的商品性
首先,住宅的生产经营商品化。
其次,住宅的分配交换和消费市场化。
三是住宅的管理要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
房屋维修基金
四是住宅资源配置市场化。
2、住宅的社会保障性
三、住房制度的含义
(一)含义:城镇住房制度是国家在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方面实行的基本政策和方式方法体系。
(二)住房制度的主要内容
(三)住房制度的类型
一类是计划型的、福利型、实物分配、行政性管理的住房体制;
一类是市场型、商品性、工资化分配、社会化管理的住房体制。
住房制度的主要内容
计划型住房体制
市场型住房体制
城镇住房建设投资方式
国家或单位统一投资建设
开发商投资建设
住房供应方式
计划供应
市场供应
住房分配方式
实物福利分房或低租金使用
市场交换
住房经营方式
——
市场经济方式
住房社会保障方式
政府提供基本的住房社会保障
政府提供基本的住房社会保障
住房管理方式
行政性住房管理
由物业公司进行社会化和专业化管理
住房制度的类型
四、住宅消费和住房制度的关系
(一)住宅消费的性质和特点是制定科学的住房制度的主要客观依据。
(二)完备的住房制度是住宅消费顺利实现的可靠保证。
第二节中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
一、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必然性
(一)原有城镇住房的基本特征
1、住房投资建设的全面公共性。
2、住房分配的实物福利性。
3、住房经营的非市场性。
4、住房管理的纯行政性。
(二)原有城镇住房制度的主要弊端
1、住房投资资金不能良性循环,陷入恶性循环。
2、住房的实物福利分配制助长了平均主义和分配不公。
3、住房的统包统分制加重了企业负担。
4、住房资源的行政性配置抑制了房地产市场的发育。
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
1、实现住房的商品化、社会化。
2、加快住房建设,改善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
3、培育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三、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
(一)改革住房建设投资体制,实现住房建设资金来源多元化,建房资金投入产出良性循环。
(二)改革住房分配体制,实现住房分配货币工资化和合理化
内容
改革前
改革后
住房分配的形式
实物分配
货币分配
住房分配的原则
无偿的福利性分配
工资性分配
住房分配的渠道
行政性分房
市场交换
住房分配的资金的来源
财政性支付
工资性支付

第十章住宅消费与住房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t52072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