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制冷与臭氧层损耗*臭氧层及作用臭氧层破坏机理臭氧层破坏的后果臭氧层保护国际公约臭氧层与制冷剂一、臭氧层及其作用*O3每升高100m,℃紫外线的强烈照射,N2和O2产生不同程度的离解高度(km)臭氧层在大气中的分布北京时间14日晚上11点半左右,奥地利著名极限运动员费利克斯·鲍姆加特纳在美国新墨西哥州上空,,成为首位超音速自由落体的跳伞运动员,速度最高达到每小时1342公里。*平流层中最重要的化学组分就是臭氧。在平流层集中了大气中90%的臭氧。臭氧的生成和消耗机制:生成O2+h(λ<240nm)O+OO2+OO3消耗2O3+h3O2Y+O3YO+O2YO+OY+O2O3+O2O2臭氧的生成和消耗机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可划分为:UV-A(315~400nm)UV-B(280~315nm)UV-C(280nm以下)三个波段中UV-B辐射对生物有较大的伤害。而阻挡UV-B辐射的就是臭氧。太阳光组成:红外光50%;可见光40%;紫外光10%;其余部分1%;*二、臭氧层破坏英国住南极考察站的科学家法曼(Farman)等人报道了该考察站自1975年起每年早春(10月份)的臭氧观测结果,该地区的总臭氧在这一时期会减弱30%。80年代,距地10-55km的南极出现臭氧洞,1987年,北极也出现。*近几年臭氧洞的深度和面积仍在继续扩展,1998年臭氧洞的持续时间超过了100天,是南极臭氧洞发现以来的最长记录,而且臭氧洞的面积也在扩大,相当于3个澳大利亚。(中国面积2倍多、美国3倍),今后20年,臭氧层处于最脆弱状态。我国青藏高原上空也存在一个相对周围地区浓度较低的区域。*2006年10月20日,一幅由美国宇航局提供的卫星图片显示,代表臭氧空洞的蓝色区域正日益扩大,目前已达创纪录的2745万平方公里。
第三章 暖通空调工程伦理—臭氧层保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