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说课稿会昌中学叶路平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美术欣赏课本中的14页第十讲《青铜器》。我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和课后延伸五个方面加以阐述:一、说教材教材分析:1、本课的内容、地位、作用本课知识内容是依青铜器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为主线编排的,通过典型作品的介绍,将各个历史时期的青铜器造型特点,功能运用及装饰纹样等艺术风格做了较明确的阐述。青铜器的产生和发展从新石器开始,商周为鼎盛时期,至春秋战国得到进一步发展。青铜器的产生和发展与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介绍典型的作品时,还要贯穿一条思想主线,即艺术源于生活,劳动创造了艺术,以讴歌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本课主要掌握三条知识线,即:一、青铜器在造型和装饰上发生重大变化的四个重要时期。二、青铜工艺在这几个时期的变化特点。三、我国古代工艺美术早在奴隶社会就已经取得了灿烂的辉煌。2、教学目标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美术基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进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根据高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的及当前美术教学实际,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青铜器在各个历史阶段中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及艺术成就。(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历史角度出发,对各个不同时期的青铜器进行分析,培养审美能力。(3)情感目标: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赏析、评价古代青铜工艺美术,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进一步领会劳动创造艺术,艺术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4)发展目标:提高学生对青铜器的鉴赏能力。3、教学重点(1)青铜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青铜器在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不同艺术特征及作用。(2)体悟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的结晶。4、教学难点青铜器在早期的象征意识二、说教法、学法美术欣赏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以看为主的一门学科,同学们通过观察和理解才能体会到艺术作品的美。学生作为欣赏的主体,教师在引导的同时应该鼓励他们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本课欣赏教学中,我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上灵活地采用直观教学法、讲解法、讨论法、提问法。在学生学习方法方面,则采用观察法、参观学习法,网上资料图片收集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三、说教学手段美术欣赏教材中展示的作品有限,并存在印刷质量不高画幅小的缺点,学生需要更多的信息,更多的交流和艺术体验,才能增加对美术欣赏学习的兴趣,要解决好这些教学中的矛盾,如果仍用枯燥、单调的传统教学方法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在本课教学中采用了高效率的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教学课件和一些放大挂图以及配合音乐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去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认识能力。如果当地有博物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青铜器,这样更直观地了解青铜器的特点,从另一方面提高教学目的。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提问我国工艺美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直到今天,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品。如果说陶器是原始社会时期的象征,那么,青铜工艺便可成为奴隶社会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提起青铜器,同学们立刻会想起,曾经在历史知识中了解的青铜精品。(教师提问,学生
青铜器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