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初中是学习书法的重要时期,初中阶段一定要重视和加强书法教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速度,让他们赢在起跑线上。因此我们语文课题组正在探讨怎样进行书法教学的问题。综合讨论后,我得出了以下体会:(一)以激发书法兴趣为前提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我们利用课内外时间,让学生了解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汉字的演化过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经常给学生讲述一些通俗有趣的古今著名书法家勤学苦练,直至成名的故事,如:王羲之废寝忘食、潜心苦学“墨当饭”教育学生学书法必须勤学苦练、坚持不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名家书法作品等,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学习书法艺术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书法学习活动。(二)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创设艺术氛围1、少讲解,多示范——以身示范,影响学生教学生学习书法,不仅要指导,更须示范。让学生从教师的范写中领会每一个字的书写方法,了解每一个字的关键性笔画,对临写时可能要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指导写字不能忽视运笔的训练,要强调一笔一画地写。每一笔的运笔过程,教师要在讲清要领的基础上多做示范。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向学生充分展示各个字的书写过程,讲清每一个字的关键性的笔画和要求,做到“字”、“法”并见。另外,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积极参与书法学习活动,在学习中提高理论认识,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艺术水平,写出一手漂亮字,为学生提供最直接的示范,有效地影响和感染学生。2、注重临摹、临贴指导——习惯好坏关乎发展、进步与否临帖是书法学习的主要途径,没有谁不临帖而能学好书法。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选择符合其心性和审美需求的法帖,这样容易入帖,人帖相融,较快地掌握范帖。选帖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选择笔画、结构皆法度严谨、规律性强的范帖。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临帖要求,应力求形神兼备,不可让学生任意为之、闭门造车。学生在临帖当中出现姿势、运笔、结构等不正确的问题时,老师应及时指出并帮助纠正,让学生在科学的学习方法中学习并不断提高、进步。指导临写宜“少而精”,切忌滥临、抄帖。每次写以20分钟为宜。“少而精”的原则既可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能保证每次练习的效果。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书写技能,并不决定于练习的数量,关键在于每次练习的质量。只有正确的练习才有助于良好技能的形成;不正确的动作重复多次,反而会形成错误的习惯。错误的习惯一旦形成以后要改正就十分困难了。3、及时、多元评价——感受进步,保持兴趣教师的评价是否及时、得法,对学生学习书法的效果影响很大。特别是课堂上,学生在临写的时候,教师必须在学生中间巡视,发现问题逐个加以指导,不应坐在高高的讲台上,独自备课、批改或做其他的事。如果发现学生执笔、运笔方法不正确,或其他普遍性的问题,则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集体纠正评讲。同时,对学生的书法作业的批改也要做到认真细致,注重讲究批改的方法,提高批改的效果。在批改学生的书法作业时,对结构平稳、笔画规范的字打上一个大圆圈以表示鼓励;对局部写得较好的字,就在写得好的那个部位打个小圆圈,给予肯定;给”有病”的字写上范字加以指导。对学生的书法作业的整体好坏可以用具体的分数来表示。每次作业都要进行讲评,表扬优点,指
怎样进行书法教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