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偶的故事》课后反思今天校长听了我一节语文课《小木偶的故事》,但我没讲完。其实听我的上一次课《爬上虎的脚》时我也没讲完。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讲不完呢?我觉得还是自己对内容设计的过多,在实际的操作中不能像自己想想的那样顺利。还有就是自己串台词串的不到位,不能准确的引导学生向着自己想要的方向思考和前进。这节课我是用带有表情的图片引出课题,然后对课前预习进行检查,检查两项内容一个是小组朗读字词(字词朗读时我还把一个字即“龇”(zī)牙咧嘴写成“呲”(cī)牙咧嘴,做完课件没有检查。二是检查课文朗读,是指名朗读的,每人读指定的段落,(后来校长告诉我可以这样进行,从每个小组中选一个人,(把小组成员都标上号)进行朗读,但不制定段落,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确定读多少,老师可以随时终止一个同学读,而马上让另一个小组的同学接着读。)接下来就是让小组研究概括文章大意,要求简练且完整,在这我给的时间学生较多,但学生的回答却不是我想要的,他们的叙述都太具体了,快要把整篇课文都背过来了。但说的还算流利。但在这我就急的冒汗了。也许学生也不知道应该精炼到那种程度算合适。(这是需要老师进一步指导和训练啊)。时间差不对过了大半了,课还有三个问题没说,特别着急,但还不能跳着进行,只能讲到哪算哪了。再往下进行时我应该在这加一个过渡的内容或者是语言,就是:你从这个故事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会回答:笑是很重要的,但只会笑是远远不够的。书中的哪些事情可以证明这一点呢?然后学生就会找出书中的四个故事来证明,这时就可以进行板书,与此同时也是在挖掘小木偶的内心世界。在接下来就要引出:在小木偶(生气),(委屈),(痛苦),(伤心)的时刻是谁救了小木偶呢?结果怎么样呢?小女巫是个怎样的人呢?小组分
《小木偶的故事》课后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