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2)交通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3)交通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2000)。-Ⅱ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测区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二、桥涵调查及孔径确定桥涵调查严格按照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进行。在调查汇水面积、冲沟及水流坡度的基础上拟定桥涵孔径。桥涵孔径的确定同时兼顾了排水、防堵塞和便于养护的需要。三、桥涵结构型式选择根据“就地取材、便于施工和经济”的原则选择桥涵结构型式,本项目涵洞均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四、桥梁设计(一)、工程概况崇州市文井江镇万家社区——棕溪沟公路耙子桥始建于五十年代,采用2孔简易的工字钢梁桥跨越鞍子河,,,无人行道及栏杆;下部结构为浆砌条石墩台,明挖扩大基础,基底置于砂岩上。经过“”地震后,工字钢梁已产生变位,且经过几十年的使用,钢梁已部分锈蚀,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提高该桥的通行能力,崇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对该桥进行改造。受崇州市交通局的委托,由我公司对耙子桥的改造进行勘测设计。经过现场实地测量,,,。桥墩采用重力式桥墩,明挖扩大基础,墩身为浆砌条石结构,墩帽为现浇混凝土结构,,。两岸桥台长均为为8m,,采用重力式U型形式,明挖扩大基础,台身为浆砌条石结构,台帽为现浇混凝土结构。通过观察,现墩台结构完好,基础稳固,能继续满足使用要求,可在墩台帽上对桥跨结构进行改造。(二)、设计依据及技术标准1、设计规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2、技术标准设计荷载:公路—II级孔跨布置:2—:净—(车行道)+2×(防撞护栏)桥面纵坡:平坡桥面横坡:通过铺装层厚度渐变设置双向2%的横坡平面线形:该桥位于直线段上设计安全等级:三级(三)、改造方案1、拆除原工字钢桥跨结构,改造成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2、在原墩帽上直接浇筑支承垫石和挡块,形成新的桥墩结构。3、凿除部分台帽混凝土后重新浇筑新台帽,在台身上接高背墙和侧墙,在新浇台帽上浇筑支承垫石和挡块,形成新的桥台结构。4、在桥台背墙与桥板间设置伸缩缝,在墩顶上的桥板间采用桥面连续结构。5、在桥面两侧增设防撞护栏和桥面排水系统。(四)、主要工程材料1、空心板、桥面铺装,路面:C40混凝土2、支座垫石:C30混凝土3、台帽、挡块、防撞护栏:C25混凝土4、桥台背墙、侧墙:C20混凝土5、排水设施:Φ100mmPVC管、DN100侧墙式地漏6、伸缩缝:采用CD-40型钢伸缩缝7、支座:JGZF4180×200×30mm和JGZ180×200×28mm橡胶支座8、水泥:水泥强
桥梁、涵洞说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