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7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一、目的要求:,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二、材料用具::高等植物细胞(如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叶的保卫细胞),动物细胞(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永久装片,人口腔上皮细胞,鱼的红细胞或蛙的皮肤上皮细胞)等。: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吸水纸。三、方法步骤(一)观察永久装片:。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放置装片,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换成高倍镜。。观察并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焦。(二)再制备并观察临时装片。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四、绘图(用铅笔绘制你所观察到高倍镜下的一个完整细胞,并注明各细胞结构的名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人口腔上皮细胞五、(大、小);(明亮、暗)。:、和。“大肠杆菌结构模式图”与你所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有何最大的区别?〖答〗大肠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细胞外有鞭毛。光学显微镜结构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机械部分(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转换物镜后,不允许使用粗调节器,只能用细准焦螺旋,使像清晰。(6)载物台:放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①粗调节器(粗准焦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②细调节器(细准焦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8)、倾斜关节:镜柱和镜臂交界处有一个能活动的关节。它可以使显微镜在一定的范围内后倾(一般倾斜不得超过45°)便于观察。但是在使用临时封片观察时,禁止使用倾斜关节,尤其是装片内含酸性试剂时严禁使用,以免污损镜体。◆照明部分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遮光器。(1)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平面镜:反射的光线较弱,当光线过强需要弱光时使用;凹面镜:反射的光线较强,当光线过弱需要强光时使用;(2)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光圈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大光圈:光线强,视野亮,当光线过弱需要强光时使用。小光圈:光线弱,视野暗,当光线过强需要弱光时使用。一般情况下,光圈和反光镜配合使用,以确保所需要的最佳光线。光线强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光线弱用大光圈和凹面镜。◆光学部分(1)目镜:装在镜筒的上端(直插式),通常备有2-3个,上面刻有5×、10×或15×符号以表示其放大倍数,长度和放大倍数成反比。(2)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的旋转器上(螺旋),一般有3-4个物镜,长度和放大倍数成正比。最短的刻有“10×”符号的为低倍镜,较长的刻有“40×”符号的为高倍镜,最长的刻有“100×”符号的为油镜。(3)各类镜头特征比较镜头种类有无螺纹长度放大倍数视野大小、明暗物镜有长大小而暗短小大而亮目镜无长小大而亮短大小而暗(二):①右手握镜臂,左手握镜座;②把显微镜置与实验台上,略扁左,距桌边2cm便于观察和绘图,装好镜头。:(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同时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1)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镜头与标本之间,防止两者相撞);(3)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
高中生物16个实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