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峄城区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峄城区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一)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截至目前,峄城区有公共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各1处;,,目前综合性文化场馆建设已经建成,正在进行内部装修设计,争取早日投入使用施效。镇(街)综合文化站7处;农家书屋266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74处。区级文化广场1处,镇(街)大型文化广场3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峄城支中心1处,文化信息资源工程服务网点9处。基本形成了区、镇(街)、村居(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二)公共文化产品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好的公共文化产品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基础和载体。近年来,峄城区积极发挥公共文化机构、文艺演出剧团和社会文化人士等的文化产品生产力,突出中国梦、法制教育、党风廉政、政策宣传、文明创建等主题,组织开展文艺创作活动,创作推出了一大批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文艺作品。由峄城本土作家张继编剧的电视连续剧《石榴红了》(又名《火红的日子》)顺利完成拍摄和后期制作,2012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2013年,《第一届世界石榴大会石榴题材器物集》相继出版。同年,峄城籍著名钱币学家皮学齐编著的《中国钱币之最》(上下卷)一书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2014年,《榴园墨韵——峄城籍知名书画家作品集》出版。2015年1月,戏曲小品《田知县智断还账案》、小品《不吃亏》、水鼓《中国龙》、伞舞《欢欢喜喜过大年》、柳琴小品《生男生女都一样》、柳琴戏《摔碗计》、柳琴小品《亲家会》被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表彰为优秀节目;歌舞表演唱《婚育新风进万家》、情景剧《家风》、戏曲小品《倔婆婆犟媳妇》、小品《灵魂的呼唤》、小鼓《改革开放形势好》被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表彰为优秀原创节目。2015年3月,动漫短片《枣妮·榴娃》获得首届枣庄市“榴花文艺奖”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类一等奖。2015年,《翰墨香飘石榴城枣庄书画名家作品选集》出版。2016年11月,邵明思主编的《艺海行舟——舞台文艺选》出版。此外,部分民间剧团创作表演的《石榴花开别样红》《运河赞》《幸福枣庄家园好》等剧目,弘扬了地方文化;柳琴戏《劝孝由》《老来难》《好媳妇李玉梅》等曲目,引领了文明风尚,传承了孝道文化。《法在心中百事明》《夸夸咱们的协理员》《热心调解员》《和事佬》等节目,让群众在观看表演的同时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三)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近年来,峄城区先后举办了“唱响新峄城”“欢乐峄城”“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庆祝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迎接党的十九大”等广场文化系列活动。通过这些主题文化活动,唱响了主旋律,为共筑中国梦加油鼓劲。先后举办了全区首届农民艺术节、首届民俗文化节、首届榴乡新韵才艺大奖赛、首届广场舞大赛,承办了全市广场舞大赛、全市首届群众文化艺术节声乐大赛。全区每年举办各类广场文化活动近百场次,参与群众10万余人次。2012年,峄城区出台了大力培育庄户剧团发展的实施方案,众多庄户剧团应运而生,先后涌现出庄户剧团65家。2013年5月3日,《人民日报》以《每三千人一个剧团》为题对峄城区庄户剧团作了报道。此外,新华社内参、中宣部《时事报告》等媒体对峄城区发展庄户剧团的经验做法多次进行了深度报道。2014年,峄城区组织全区65家庄户剧团参与全市庄户剧团等级认定,

峄城区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unpengchaoyue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19-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