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目标】;了解民国初年剪发辫、改称呼的基本史实,并分析其原因。、旗袍的基本知识,尝试通过服饰的变化来了解社会的变化。【自主学习】一、阅读54—55页“照相与电影”的出现,回答1—2题:。,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第一”。二、阅读教材55—56页“剪发辫,该称呼”一目,回答4—5题:?为什么说这一事件成为革命的标志?被剪辫的人有的高兴很好理解,为什么有许多人不愿意剪辫子?分析一下他们的心理。?体现了什么愿望?三、阅读56页最后一目,回答第6题:,人们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现了哪些具有新意的服饰?【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独立思考成为习惯)分析一下,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面貌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归纳整理】归纳一下,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拓展练习】1.(2010·江苏淮安)下列事项可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大人”、“老爷”2.(2010·山东东营)与右图所示事件的发生直接相关的是().(2010·山东聊城)“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引起这些习俗变化的最重要的事件是().(2009·孝感中考)中华民国建立后,明令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这种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什么新观念?。某校
《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设计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