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5月三级一般资料:男性,44岁,已婚,本科毕业,某公司职员。求助者主诉:近半年来一直处于情绪低落状态,感到愤怒和委屈、烦躁,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入睡困难。求助者自述:我大学本科毕业后一直在一家国企部门工作,三十岁就当上了总经理,对工作兢兢业业,业绩是同行业中的佼佼者,同事关系也不错,家庭和经济状况也比较稳定。半年前国企改制,领导干部竞争上岗,人员重新招聘,没想到我居然落聘了。新聘任的总经理才32岁,没什么本事,要不是他舅舅在部里当副部长,他才当不上呢!我不服,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可上级说竞争上岗就是要优胜劣汰,要我服从大局。我受不了这种气,要求换单位,但他们不同意,还让我在原来部门工作。新经理业务不是特别懂,可又不完全听我的,天天听小年轻的指挥,真让我难受。我烦,我气,情绪也不高,觉得特别委屈和冤枉,我哪有兴趣干工作啊,一天到晚打不起精神,也没什么胃口,吃什么都不香,晚上睡不着,有时折腾到夜里两三点才睡,白天头昏脑胀,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也下降了,还容易急躁,遇到一点小事就爱对人发脾气,看到同事们在说话,总怀疑是不是在议论我。自从新的总经理上任后,我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了,各种各样的聚会我都给推掉了。家里人见我这样都说我有毛病了,我有什么毛病,还不是让他们给气的?我一点都不老,真不甘心就这样失败了,这事确实让我很痛苦。他们说心理咨询能帮我解除痛苦,我也不知道心理咨询是怎么回事?您真能帮我解除痛苦吗?我真的有心理问题?咨询师的观察与了解: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从小性格较内向。懂事听话,在父母老师眼中是个好孩子,没有什么过错让父母担心。父母要求较严格,从小到大学习和生活一帆风顺。23岁大学毕业后一直在现单位工作,工作踏实努力,与同事关系良好,从不与人发生激烈争执。工作上没有大的错误,但缺乏创新精神,原有的管理模式与经验已不适应现代化大企业的发展,因此在国有改制中落聘。对此耿耿于怀,总觉得新上任的年轻总经理没本事,总与自己过不去。感觉委屈冤枉,想换个单位,上级没批准,想办退休又觉得早了些,因此内心极不舒服。在这种矛盾冲突下,情绪低落,脾气变得急躁。遇到别人谈论工作或领导上司,就特别敏感、愤怒。看到单位人扎堆聊天就觉的在议论自己,勉强上班,但无所事事。 据以上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什么?请说明诊断依据?(30分)答:(1)根据案例描述,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严重心理问题。(2)诊断依据如下:①依据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项原则来分析,求助者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是一致的,求助者的情绪表现与其认知过程是一致的,其认知、情绪、意志三个方面的心理活动是协调统一的,求助者的人格特征也很稳定。求助者的问题属于正常心理活动。②依据郭念锋教授判断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标准,求助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属于正常心理活动的不健康状态。③依据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的的区分标准。求助者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已经泛化,引起这些反应不再仅仅是最初的刺激事件:单位改制落聘总经理,而且与最初刺激事件有关联的事情也能引起其不良情绪和反应,例如遇到别人谈论工作或领导上司,就特别敏感、愤怒。看到单位人扎堆聊天就觉的在议论自己。由此可以诊断严重心理问题。如果使用合理情绪疗法,请说出原理及其本案例中ABC分别是什么?(30)答:(1)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它是埃利斯关于非理性思维导致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主要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2)本案例中的ABC所指的内容在本案例中A是:领导岗位竞选落聘。B是:新总经理没本事,且有一个在部里当部长的舅舅;天天接收“小年轻”的指挥;怀疑别人议论自己;自己并不老;不承认自己有问题。C是:生气,情绪低落,愤怒和委屈,烦躁,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入睡困难,回避交往。简述合理情绪疗法的过程。(20分)答:合理情绪疗法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包括:心理诊断阶段①在这一阶段,咨询师的主要任务是根据ABC理论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通过与求助者交谈,找出他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进行初步分析。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寻找求助者问题的ABC过程。领悟阶段咨询师的任务和前一阶段没有严格区别,知识在寻找和确认求助者不合理信念上更加深入;而且通过对理论的进一步解说和证明,使求助者在更深的层次上领悟到他的情绪问题不是由于早年生活经历的影响,而是由于他现在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因此他应该对自己的问题负责。修通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是合
案例问答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