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置引流管是外科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否做好术后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做好患者手术后的病情动态观察,根据病情及时采取正确的体位,做好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对促进机体的康复、预防与及早发现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现把我科2007-2008年防止引流管感染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心外科自2007-2008年,外科引流273人,其中男106人,女167人,最小年龄5岁,最大年龄79岁,其中导尿273人,胸腔闭式引流管17人,纵隔引流管273人,心包引流管273人,100%病人在住院期间拔除引流管,未发生感染。 2外科引流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外科引流的目的是针对积存于体腔内、关节内、器官或组织的液体(包括血液、脓液、炎性渗液、胆汁、分泌液等)引离原处和排出体外,以防止在体腔或手术野内蓄积,继发压迫症状、感染或组织损害。通过观察引流情况还能及早发现病情变化。通过引流后,可以达到减轻压力、缓解疼痛、减轻炎症、防止炎症扩散、有利于炎症消退的目的。血液、渗出液及组织分泌液等,通过引流后,可以达到减轻局部压力、减少液体对周围组织的损害作用、减少合并感染的可能性、有利于伤口愈合等目的。 手术后为了达到排除渗出物、观察有无出血、防止消化液积聚、减少吻合口张力等目的,常需放置各种引流管。一般有胃管、导尿管;置于体腔的有胸、腹腔引流管或引流条。 ①必须熟知各种引流管的作用和通向,切勿接错 ②固定妥当,以免脱落或滑入体腔内 ③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 ④避免压迫或扭曲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必要时采用负压吸引 ⑤维持引流装置的无菌状态,防止污染,引流管皮肤出口处必须按无菌技术换药,每天更换引流袋 ⑥掌握各类引流管的拔管指征、拔管时间及拔管方法 3护理措施 ,严格执行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慎用广谱抗生素。执行医嘱时护士必须掌握合理用药常识,根据药物的半衰期决定给药时间,自觉按规定时间给药,积极观察疗效,及时向医生提供停药与换药的依据,最大限度地提高抗生素使用效果。 保持引流管通畅保持引流管管道通畅,随时注意观察,不要受压和扭曲,折转成角,以免影响引流。还要注意引流管的固定,避免移位、脱出。手术后经常挤压排液管,一般情况下,每30min挤压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始终保持引流管通畅,做到准确、及时的反映病情,为能顺利抢救提供了可靠依据。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 ,要注意引流瓶的位置不能高于病人插管口的平面。搬动病人时,应先夹住引流管;引流液超过瓶体一半时,即应倾倒,以防因液面过高所致的逆流污染。 ,以防感染。 、性状及量的记录,并及时报告医生。 做好防止感染措施 、物品,床铺的消毒隔离工作 3
胆囊引流管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