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草案修改稿)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绿化总体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绿化条例》《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城市绿线的划定和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本办法所称城市绿线是指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第三条下列区域应划定城市绿线:(一)现有的和规划的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城市道路绿地、风景林地等;(二)城市规划区内的河流、湖泊、湿地、水体、山体等城市生态控制区域;(三)城市规划区内的风景名胜区、原生林植被及园林文物、古树名木规定的保护范围等;(四)其他对城市生态和景观产生积极作用的区域。第四条市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绿线的划定、监督和管理工作。第五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由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审批。第六条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不同类型用地的界线坐标,规定绿地率控制指标。第七条编制新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的规划和修订已建成公园绿地的规划,必须符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求,依法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定。规划设计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确需变更的,按原审批程序重新审批。第八条城市绿线范围内的现有绿地和规划绿地,由市规划、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并建立数据库,实施绿地数据的动态管理。第九条经批准的城市绿线应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绿地、服从绿线管理的义务,都有监督城市绿线管理、举报投诉城市绿线管理违法行为的权利。第十条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必须按照确定的绿地率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划定的城市绿线来确定绿地范围,配套建设绿地。配套建设的绿地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附绿线图)的强制性内容,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绿线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所附绿线图为准。配套建设绿地规划设计方案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设计。设计方案应当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并交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十一条城市的公园绿地、风景林地、防护绿地、行道树及干道绿化带的维护和管理由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单位辖区内的防护绿地维护和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管理;单位自建附属绿地由该单位负责;实行物业管理的居住区绿地,由业主委员会委托物业服务企业负责;未实行物业管理的居住区绿地,由社区居民委员会负责落实养护责任;生产绿地由其经营单位管理。第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绿线内绿地。因建设或者其他特殊情况,确需临时占用绿线内绿地的,必须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并按有关规定缴纳城市绿化补偿费。绿地临时占用期限不得超过两年,占用期满后,应当恢复绿地。在城市绿线内,不符合绿地系统规划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应当限期迁出。第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绿化规划、绿化用地性质。确需改变的,依照下列规定办理:(一)调整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布局的,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论证,按法定程序审批后,方可进行调整;(二)调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确定的城市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生产绿地、城市主次干道绿地的绿线
滨州城绿线管理办法草案修改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