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金山实验学校2014年—2017年三年发展规划2014年12月镇江市金山实验学校2014—,由历史悠久的金山中学和福寿桥小学于2008年1月合并而成,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现有27个教学班,946名学生,75名在岗专任教师。在上一轮“三年发展规划”目标的激励下,我校从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教学改革、德育改革、教学科研等方面不断建设与改进,办学水平和社会美誉度全面提升。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江苏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少先队特色项目”、“镇江市现代化初中”、“镇江市现代化小学”、“镇江市特色学校”等省、市、区级近20项荣誉称号。(1)办学水平稳步提高,提升了发展的凝聚力。近年来,学校重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完善管理制度,学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重视德育工作,把全员育人进一步提升;重视教学工作,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进一步提升;重视社区协作和家校合育,打通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学生成长环境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质量稳步提升,教师教育激情被点燃,教育潜能被激发,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发展充分认可,社会、家长对学校发展给予大力支持,提升了发展的凝聚力。(2)生本文化初步构建,初现了发展的向心力。2012年,学校经过认真学习、多方调研和专家论证,提出了“生本教育”的特色品牌建设方案。学校从生本教学、生本德育、生本社团和生本服务四个方面构建了生本教育的体系。为了让“生本”的理念深入人心,学校重视校园隐性文化建设,秉承“学习、协作、创新、争先”的学校精神,通过读书、讲座、沙龙、培训、共同体活动等方式,让生本文化扎根在师生的心里,渗透于管理制度上,表现在言谈举止之中。生本文化初步构建,初现了发展的向心力。(3)多项改革有序推进,增强了发展的推动力。近年来,学校围绕“生本教育”实施多项教育教学改革。教学上,“生本课堂”建设(分为小组合作学习——任务驱动,五环课堂——自然分材三个阶段)已确定为镇江市高效课堂建设实验项目,“学科中心组”校本研训一体化改革方案和基于教学案的学生助学系统研究也已启动;德育上,“班级教育小组”全员育人方案,学生分级自主管理方案、学生志愿者方案和“4+X金色少年”综合素质培育方案都已实施,其中,“4+X金色少年”综合素质培育方案获江苏省少先队特色项目。这些改革项目的推进,增强了发展的推动力。(1)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是拔尖人才数量不足、层次不高、结构不合理。目前,学校共拥有区级以上拔尖人才13人,中小学拔尖人才占专任教师比例均低于区平均水平,拔尖人才中有1名市学科带头人,6名市级骨干,拔尖人才中语文学科有6人,其他学科人数不足。二是教师课改和科研意识不强。教师在教育、课改和学科知识、技能上不能满足教学改革和课程开发的需要,教师缺乏从事教育科研的基本素养,参加课题研究大多是为了评职称。三是教师主动发展的动力不够。绩效工资和新的岗位聘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四是随着中小学办学规模的逐年扩大,教师数量配置捉襟见肘存在结构性问题,影响课程开设。(2)学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是现代学校制度建立还不够完善,引进社会、社区软硬件资源开门办学、开放办学的力度需要加大,学校民主决策机制有待加强。二是学校管理岗位设置和管理人员聘任制度缺乏活力。事实上的“能上不能下”导致管理队伍臃肿、僵化,管、训、评不清,管理效益底下。三是管理队伍的培训和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管理人员往往是学科教学的优秀教师按照上级的安排和以前的经验依葫芦画瓢,缺少基本的管理知识和方法培训。绩效工资背景下,分配上的矛盾造成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存在困难。四是体现当前较高水平的数字化学校建设和信息化管理模式构建需要加快进度。(3)重点改革项目有待推进。一是改革项目众多,重点改革项目不够凸显,推进速度不快,成效不高。二是,科研先导未能体现。改革项目的实施大多体现在操作层面上,对于项目背后的理论学习和研究,项目的特征、评价的提炼,实践后的反思和总结做得不够,造成项目改革不够深入。三是典型打造不够。没有能够通过塑造典型教师扩大项目改革的影响。(4)学校办学特色有待彰显。一是学校特色建设还不够深入,初步构建了“生本教育”体系,但围绕生本教育的实施的特色项目还不够深入,缺乏影响。二是缺少品牌深度合作项目,与省内外研究机构和名校合作科研还没有取得突破。(1)挑战一是围绕“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要求我们既要帮助孩子获得现在的成功,更要重视孩子综合素质的培育和积淀,
镇江金山实验学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