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季氏将伐颛臾知识点归纳.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季氏将伐颛臾》知识点整理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颛臾。冉有、子路两人拜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孔子说:“冉求!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颛臾,先代的国君曾经任命他主持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它是鲁国的藩属国,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冉有说:“季康子要这么做的,我们两人都不想呢。”孔子说:“冉求!贤人周任有句话说:‘施展才能担任职务,如果不能,就应该辞去职位。’比如瞎子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冉有说:“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季孙的封地费县很近。现在不占领,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孔子说:‚冉求!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要。我听说过: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怕人口少,而怕分配不均,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家。若是财富平均,便没有贫穷;和平相处,便不会人口少;安定,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既然使他们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如今仲由和冉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招抚;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鲁国国内吧。”一、通假字:    “与”通“欤”,表揣测的句末语气词   二、古今异义:        以为: 古义——以+为=让……担任     今义——:       古义——指有军事行动        今义——:古义——诸侯的封地          今义——国家家: 古义——卿大夫的封地        今义——:古义——社会不安定     今义——①不安定,不安宁②客套话,表歉意和感谢三、一词多义:为:①语气词,呢     例:何以伐为    ②动词,担任    例: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③动词,成为     例:后世必为子孙忧   ④介词,替  例: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相:①名词,辅助盲人走路的人例:则将焉用彼相矣   ②动词,辅佐     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过:①动词,责备    例:无乃尔是过与②形容词,错误      例:且尔言过矣③名词,过错        例:是谁之过与④走过,经过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⑤超过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 ⑥过于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记》)⑦拜访,看望(大母过余曰)安:①形容词,安定   例:不患贫而患不安②使动用法,使……安定  例:既来之,则安之疾:①大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②憎恨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③快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④妒忌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⑤小病,轻病君有疾,在奏理,汤熨之所及也。止:①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停,动词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制止,动词③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只,副词四、词类活用:(1)使动用法。既来之,则安之(使……来、使……安定)则修文德以来之/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使……来)(2)名词作动词。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托辞,找借口)五、文言句式:,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

季氏将伐颛臾知识点归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