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青山区钢城十一小教育报告.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青山区钢城十一小教育报告十一小校本培训经验交流材料池塘一夜风雨开起万朵红玉——十一小校本培训经验交流材料息县第十一小成立于2013年8月,是二小的分校,也可以说是我县第一所小学分校,是为缓解城区小学大班额而创建的一所全日制小学。学生由城区几所小学分流而来,百分之八十五以上都是是留守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未能养成。教师也是从各个乡选聘而来,且大部分教师都是乡村中学教师,教师对小学学科新课程标准以及教材都很陌生,小学教学方法的把握和小学教师角色的转换都需要一个过程,教师的教学理念,精神面貌也都千差万别,学校的教风一片空白。针对这一现实情况,学校上下团结一心、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理清工作思路,找出工作重点。学校把培养“德艺双馨,知行合一”作为校训,以培养德才兼备的教师为育人目标,“以爱为源,因材施教”为教风,沿着“三和”办学理念,“和雅德育、和乐教学、和顺管理”极力形成“向上、向善、向美”的校风。构建了“四、三、二、一”校本培训体系。“四”指校本培训的四个方面:制度的建立、氛围的营造、落实的效果、评价的体系。“三”指校本培训的三个阵地:学校、教研组、个人。“二”指校本培训的两个抓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校本活动的开展。“一”指一个目标:让每位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体验到职业的幸福。一、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思想重视)基于学校现实情况,学校高度重视教师培训,我校校本教研出发点放在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构建和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突破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放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和教师专业自我提升上。为此建立校本教研运行机制,保障校本教研有序开展,逐步实现校本教研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1、成立以校长岳银萍为组长,副校长王梅为副组长,其他领导班子为成员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负责校本教研的督导;制定发展规划和学期校本教研计划。与校外教研人员的协调;过程管理与措施落实,保证校本教研的有效实施。2、建立和完善校本培训管理机制。确立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三级教研网络。以教导处为中心,逐级推进,层层落实,为校本培训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支撑和保证。学校领导实行包级包组责任制,设七个教研组,10个备课组。由教研组长、各年级备课组长具体负责校本教研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在教导处的统一指导和协调下,正常有序地开展教研活动。3、建立“校本教研日”制度。各教研组要围绕校本教研主要形式积极开展活动,落实好集体备课、反思交流、主题教研、理论学习的四项活动,做到每周安排一个固定活动时间。4、实行校本教研组长例会制度。每月一次会议,各教研组、备课组每月采取书面形式集中或分散汇报教学研究、课题研究进展、取得的效果、存在的问题等各方面情况。学科间相互学习、共同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使教研工作不断进步。5、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完善校本教研考评细则,教导处要加强检查与考评力度,把校本教研纳入对教研组、备课组考评,并作为评选先进教研组、备课组的重要条件之一。凡在校本教研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在评先、评优、晋级等方面优先。每学期评选校本教研先进集体和个人,召开校本教研表先大会。二、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满园香(营造氛围)1、浓郁的学习氛围。我校自建校以来就提出“四大基本活动”,“读经典书”是其中之一,每周五例会必读经典,全体教师一起大声有计划按步骤大声诵读经典,期末展开读经典比赛。教研日三个教研组都有一个固定活动“读书分享”把文化素养培训与读书交流分享结合起来。分学科组共读一本书,师生共读一本书,撰写读书笔记,“阅读梦飞翔”打造书香教师,构建书香学校。2、创造研究氛围。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推动研究氛围。建立长期有效的“打造名师”、“创建名校”机制,教师发展“1245行动计划”,通过成立“青蓝工作室”,实现教师发展“145行动计划”,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制定一个教师成长规划。建立二小分校特色的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档案,此档案包括:校长寄语、个人小档案、学年度教育规划(本学年度和近三年个人规划)、我的教育行动之一(师德学习体会)、我的教育行动之二(读书随笔)、我的教育行动之三(优秀教学设计)、我的教育行动之四(我的教育教学故事)、我的教育行动之五(学习传统文化点滴感悟)、我的教育行动之六(课题研究)、我的教育成果。建立教师成长档案,为每一位教师留下自己成长的足迹,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看到通过自己一步步的努力所取得的成绩与进步,并通过引导教师本人对其职业生涯的整体考虑,强化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激发教师的发展潜能,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样层层机制营造研究氛围。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注重方式)校本培训的关键还是在于以有效的形式开展培训活动,扎实落实下去,为此我校注重校本培训的有效形式,全方位立体化的进行校

青山区钢城十一小教育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aojun00001
  • 文件大小44 KB
  • 时间2019-03-16